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极品馒头泬19p,久久人人爽精品玩人妻av,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视,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最新更新最新專題

您的位置:首頁 > ppt下載 > PPT課件 > 化工PPT > 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

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下載

素材大。
1.90 MB
素材授權:
免費下載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傳:
ppt
上傳時間:
2018-01-10
素材編號:
189867
素材類別:
化工PPT

素材預覽

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

這是一個關于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包括了概述,原料,原料的加工,玻璃的熔制,玻璃的成型,作業(yè)等內容。玻璃生產工藝 第二節(jié) 原 料 1、種類主要原料:在一般玻璃中,它的主要成分有SiO2、Na2O、CaO、Al203、MgO等五種成分,為引入上述成分而使用的原料稱主要原料。輔助原料:為使玻璃獲得某種必要的性質,或為加速玻璃熔制過程而引入的原料通稱為輔助原料。 2、原料的選擇原則 (1) 原料的質量應符合玻璃制品的技術要求,其中包括化學成分穩(wěn)定、含水量穩(wěn)定、顆粒組成穩(wěn)定、有害雜質少(主要指Fe2O3)等。 (2) 便于在日常生產中調整成分; (3) 適于熔化與澄清,揮發(fā)與分解的氣體無毒性; (4) 對耐火材料的侵蝕要。(5) 原料應易加工、礦藏量大、分布廣、運輸方便、價格低等。 一、引人SiO2的原料作用:SiO2是玻璃中最主要的成分,它使玻璃具有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力學性能、電學性能、熱學性能,但含量過多時使熔制的玻璃液粘度過大。(一)硅砂 硅砂性能 1、外觀:質地純凈的硅砂為白色,一般硅砂因含有鐵的氧化物和有機質而呈淡黃色、紅褐色,歡迎點擊下載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

玻璃生產工藝介紹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化工PPT類型的PowerPoint.

玻璃生產工藝 第二節(jié) 原 料 1、種類主要原料:在一般玻璃中,它的主要成分有SiO2、Na2O、CaO、Al203、MgO等五種成分,為引入上述成分而使用的原料稱主要原料。輔助原料:為使玻璃獲得某種必要的性質,或為加速玻璃熔制過程而引入的原料通稱為輔助原料。 2、原料的選擇原則 (1) 原料的質量應符合玻璃制品的技術要求,其中包括化學成分穩(wěn)定、含水量穩(wěn)定、顆粒組成穩(wěn)定、有害雜質少(主要指Fe2O3)等。 (2) 便于在日常生產中調整成分; (3) 適于熔化與澄清,揮發(fā)與分解的氣體無毒性; (4) 對耐火材料的侵蝕要小;(5) 原料應易加工、礦藏量大、分布廣、運輸方便、價格低等。 一、引人SiO2的原料作用: SiO2是玻璃中最主要的成分,它使玻璃具有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力學性能、電學性能、熱學性能,但含量過多時使熔制的玻璃液粘度過大。(一)硅砂 硅砂性能 1、外觀:質地純凈的硅砂為白色,一般硅砂因含有鐵的氧化物和有機質而呈淡黃色、紅褐色。2、化學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另含有少量的Al2O3、Na2O、K2O、CaO等無害雜質。主要的有害雜質為氧化鐵,它能使玻璃著成藍綠色而影響玻璃透明度。有些硅砂中尚含有Cr203,它的著色能力比Fe2O3大3-5倍,使玻璃著成綠色;TiO2使玻璃著成黃色,若與氧化鐵同時存在可使玻璃著成黃褐色。 3、顆粒組成:通常顆粒度越細,其鋁鐵含量也越大,玻璃生產要求的粒徑應在0.15~O.8mm之間。 4、礦物組成:與其伴生的無害礦物有長石、高嶺石、白云石、方解石等;與其伴生的有害礦物主要有赤鐵礦、磁鐵礦、鈦鐵礦等。 (二)砂巖是由石英顆粒和粘性物質在地質高壓下膠結而成的堅實致密的巖石。根據(jù)粘性物質的性質可分為粘土質砂巖、長石質砂巖和鈣質砂巖。所以砂巖成分不僅取決于石英顆粒,而且與粘性物質的種類和含量有關。砂巖中的有害雜質是氧化鐵。 硅質原料的成分范圍(%) 二、引人Al203的原料 1.長石質量要求是:A12O3>16%;Fe203<0.3%;R20>12% 2.高嶺土 質量要求是:A1203>25%;Fe2O3<O.4%。表2—3—2為長石和高嶺土的成分范圍。 3、臘石玻璃成分中需要存在堿金屬氧化物時,引入A1203 三、引人Na2O的原料 (一)純堿純堿是微細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種含雜質少的工業(yè)產品,主要雜質有NaCl(不大于1%)。純堿易潮解、結塊,它的水含量通常波動在9%~10%之間,應儲存在通風干燥的庫房內。質量要求:Na2C03>98%;NaCl<1%;Na2SO4<0.1%;Fe203<O.1%。 2.芒硝(Na2SO4) 有無水芒硝和含水芒硝(Na2SO4·10H20)兩類。使用芒硝不僅可以代堿,而且又是常用的澄清劑,為降低芒硝的分解溫度常加入還原劑(主要為碳粉、煤粉等)。使用芒硝缺點:熱耗大、對耐火材料的侵蝕大、易產生芒硝泡,當還原劑使用過多時,F(xiàn)e2O3還原成FeS而使玻璃著成棕色。質量要求是:Na2SO4>85%;NaCl<2%; CaSO4<4%;Fe203<O.3%;H20<5% 四、引人CaO的原料石灰石、方解石兩原料均為CaCO3,后者的純度比前者高。對含鈣原料的質量要求是:CaO≥50%;Fe203<0.15%。 五、引人MgO的原料 主要為白云石(MgCO3·CaCO3),呈藍白色、淺灰色、黑灰色。質量要求:MgO≥20%;CaO≤32%;Fe203<0.15%。六、澄清劑 1.氧化砷和氧化銻 均為白色粉末。與硝酸鹽組合作用時,它低溫吸收氧氣,在高溫放出氧氣而起澄清作用。 由于As203的粉狀和蒸氣都是極毒物質,目前已很少使用。 2.硫酸鹽原料 主要有硫酸鈉,它在高溫時分解逸出氣體而起澄清作用。 3.氟化物類原料 以降低玻璃液粘度而起澄清作用。對耐火材料侵蝕大,產生的氣體(HF、SiF4)污染環(huán)境,目前已限制使用。 螢石:天然礦物,是由白、綠、藍、紫色組成的微透明的巖石。 氟硅酸鈉是工業(yè)副產品。七、著色劑 1.離子著色劑 常用有(1)錳化合物的原料:軟錳礦(MnO2)、氧化錳(Mn203)、高錳酸鉀(KMnO4)。Mn2O3使玻璃著成紫色,若還原成MnO則為無色。(2)鈷化合物的原料:綠色粉末的氧化亞鈷(C0O)、深紫色的Co2O3和灰色的C0304。熱分解后的CoO使玻璃著成天藍色。(3)鉻化合物的原料:重鉻酸鉀(K2Cr2O7)、鉻酸鉀(K2CrO4)。熱分解后的Cr203使玻璃著成綠色。 (4)銅化合物的原料:藍綠色晶體的硫酸銅(CuSO4)、 黑色粉末的氧化銅(CuO)、紅色結晶粉末的氧化亞銅(Cu2O)。熱分解后的CuO使玻璃著成湖藍色。 2.膠體著色劑(1)金化合物的原料:主要是三氯化金(AuCl3)的溶 液,為得到穩(wěn)定的紅色玻璃,應在配合料中加入Sn02。(2)銀化合物的原料有:硝酸銀(AgNO3)、氧化銀(Ag20)、碳酸銀(Ag2CO3)。其中以AgN03所得的顏色最為均勻,添加Sn02能改善玻璃的銀黃著色。(3)銅化合物的原料有:Cu2O及CuSO4,添加SnO2能改善銅紅著色。 3.化合物著色劑硒與硫化鎘:常用原料有金屬硒粉、硫化鎘、硒化鎘。單體硒使玻璃著成肉紅色;CdSe著成紅色;CdS使玻璃著成黃色;Se與CdS的不同比例可使玻璃著成由黃到紅的系列顏色。 八、脫色劑 按脫色機理可分為化學脫色劑和物理脫色劑兩類。 常用物理脫色劑有Se、MnO2、NiO、C0203等 常用的化學脫色劑有As203、Sb203、Na2S、硝酸鹽等。九、氧化劑和還原劑 在熔制玻璃時能釋出氧的原料稱氧化劑,能吸收氧的原料稱還原劑。 屬氧化劑的原料主要有硝酸鹽、氧化鈰、As205、Sb205等。 屬還原劑的原料主要有碳、酒石酸鉀、氧化錫等。十、乳濁劑 使玻璃產生乳白不透明的原料稱乳濁劑。 最常用的原料有氟化物、磷酸鹽等。十一、其他 天然堿、珍珠巖、鉭鈮尾礦、碎玻璃第三節(jié) 原料的加工概述 1、原料加工的意義(1)有利于物料流動(2)有利于均勻混合(3)加快熔化速度(4)有利于物料精選 2、原料加工工藝流程 二、原料的破碎與粉碎(一)選擇設備 1、原則:根據(jù)原料塊度、硬度、粉碎程度、設備性能等選擇。 2、破、粉碎設備性能特征 (1) 顎式破碎機 (2) 反擊式破碎機 (3) 對輥粉碎機 (4)錘式破碎機 3、選用設備: 砂巖——顎式破碎機、對輥、自磨機等; 石灰石、白云石——顎式破碎機、錘式破碎 機、反擊式破碎機等; 長石——顎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等; 純堿、芒硝——籠形碾等。(二)選擇流程: 1、間歇破碎 2、開路破碎 3、閉路破碎 三、原料的篩分(一)篩分作用:控制物料粒度(二)篩分設備 1、六角篩 2、機械振動篩 3、平面搖篩四、配合料的制備(一)質量要求 1、正確性、穩(wěn)定性 2、均勻性 3、恰當?shù)念w粒度與顆粒組成 4、一定的氣體含率 5、一定的水分含率 (二)稱量 1、要求:快、準 2、稱量設備: (1)電子自動秤 (2)臺秤 (三)混合 1、混合機理 對流混合 擴散混合 剪切混合 2、混合設備 (1)種類:重力混合機 強制混合機 (2)常用混合機 (四) 影響因素 1、物料的物理性質(密度、顆粒組成、表面形 狀等):越接近越容易混合; 2、加料順序:常用順序如 砂巖、硅砂→水→純堿→長石→石灰石、 白云石→芒硝煤粉混合物 3、加水量:占總水量5%左右 4、加水方式:水霧 水蒸氣 5、混合時間:太長、太短都影響均勻度 6、碎玻璃的加入:破壞料蛋,減少分料,但 減小混合機有效利用率。第四節(jié) 玻璃的熔制一、玻璃熔制過程概述 配合料加熱時的各種過程 二、玻璃的熔制 (一)硅酸鹽的形成 1、階段作用、特點 (1)作用:形成硅酸鹽; (2)產物:SiO2和硅酸鹽形成的不透明燒結物 (3)特點:溫度——900℃左右;速度——快, 2、影響因素 (1)熔化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其反應速度也隨著提高; 當溫度不變時,反應速度也逐漸減慢; 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度約增加10%。 (2)反應物量:量↑,速度↑ (3)物料顆粒度:顆粒度↓,速度↑ (4)配合料均勻度:均勻度↑,速度↑ (5)原料的種類、形式: (二)玻璃的形成 1、機理 (1)砂粒表面SiO2斷鍵、溶解 (2)溶解的SiO2向熔體擴散 2、作用、特點: (1)作用:生產含氣泡、不均勻的玻璃液; (2)特點:溫度——1200℃左右;速度——較快; 在熔窯中幾十分鐘可以完成(28-29分)。 3、影響因素 (1)玻璃成分 (2)熔制溫度 (3)顆粒度 (4)助熔劑 (5)碎玻璃(三)澄清 1、概述 (1)概念:除去玻璃液中可見氣泡的過程 (2)氣體來源 配合料料?障、配合料水分分解與蒸發(fā)、揮發(fā)分的 揮發(fā)、氧化物的氧化還原、耐火材料的孔隙及被侵蝕分 解、窯爐氣體的孔隙及被侵蝕分解(3)氣體存在形式 A、可見氣泡 1% B、溶解:物理溶解、化學溶解(4)澄清的兩種方法 A、氣泡長大 B、氣泡變小、溶解 澄清與去氣的區(qū)別 2、澄清過程(1)氣泡的形成和長大(2)氣體的轉化與平衡 影響因素: 溫度、爐內壓力與氣氛、氣泡中氣體分壓與種類、玻 璃成分與氣體在玻璃液中的擴散速度。(3)氣體與玻璃液的相互作用氧氣與熔融液的相互作用 SO2與熔融液的相互作用 CO2與熔融液的相互作用 H2O與熔融液的相互作用 3、影響玻璃澄清的因素 (1)配合料中氣體含率 (2)澄清溫度、時間 (3)窯壓窯內氣體組成或壓力及是否穩(wěn)定 (4)氣泡尺寸、玻璃液粘度影響上升速度 (5)爐氣組成和壓力 (6)玻璃成分 4、加速澄清的措施 (1)延長澄清時間 (2)提高澄清溫度 (3)玻璃液沸騰攪拌、鼓泡 (4)高壓或真空冶煉 (5)加澄清劑(四)玻璃液的均化 1、概念:成分、溫度 2、產生不均質體的原因 (1)配合料的不均勻性 (2)耐火材料被侵蝕 (3)熔化制度不穩(wěn)定 (4)玻璃液導熱性差 (5)熔窯的加熱和冷卻 3、均化過程(1)不均質體擴散:從高濃度到低濃度(2)玻璃液對流均化:縱向、橫向、深向(3)因氣泡上升而引起的攪拌均化作用 4、影響均化的因素 粘度、表面張力、液流、機械攪拌、鼓泡、輔助電加熱、配合料的均勻度、配合料的預處理、熔窯結構 (五)冷卻 1、目的:→104Pa·S左右 2、要求 適合成型的溫度、不破壞玻璃液的均勻性、不產生二次氣泡 3、二次氣泡(1)特點 均勻分布、直徑小于0.1毫米、數(shù)量多、不容易消除 (2)產生原因 A、溶解氣體的析出 B、碳酸鹽、硫酸鹽的分解 C、流股間的化學作用 D、耐火材料的作用 E、含鋇玻璃高溫分解 F、電化學反應 4、冷卻方法:自然、強制 三 影響熔制過程的因素一、玻璃的化學組成二、配合料的物理狀態(tài)(一)原料的選擇(二)配合料的均勻性、粒度、顆粒組成三、加速劑、澄清劑的應用四、加料方式:配合料是否與碎玻璃均勻混合、料層厚度、投料機五、熔制制度(一)T (二)氣氛、窯壓(含高壓與真空冶煉)(三)液面(四)泡界線 六、耐火材料質量七、機械攪拌、鼓泡、浸沒式燃燒(一)浸沒式燃燒作用特點 1、熱利用率高 2、熔化率高,熔化面積小 3、燃燒生成物使玻璃液充分混合 4、玻璃液承受最高溫度而非砌體(二)浸沒式燃燒器安裝方式:池底、池壁(三)使用注意事項 1、燃燒器空氣和煤氣壓力須大于玻璃液靜壓力 2、在一定溫度加料時,首先應當加入碎玻璃 3、生料和碎玻璃應在兩燃燒器之間較冷的地方加入 4、若所加料是粉料,應加到液面以下 5、燃燒器與壁聯(lián)結處玻璃液粘度大,可以防止泄露 6、燃燒器中燃料應該完全燃燒 7、氣泡排除:熔化池、爐坎、澄清部八、電輔助加熱(一)電熱元件:電極、電阻 1、電極材料:石墨、鉬、氧化錫、鐵 2、特點:熔化率高、玻璃質量好、熱效率高、減輕對窯體的損壞、自動控制,操作條件好 3、電極的布置:垂直、水平 4、輔助電加熱部位:宜在澄清帶、引上室、工作口;不宜在冷卻部、投料口(若料層厚,流動困難,可設在投料口)四 玻璃熔窯一、作用:把合格的配合料熔制成無氣泡、條紋、析晶的透明玻璃液,并使其冷卻到所需的成型溫度。 二、分類: 三、熔窯構成(一)熔制部分 包括:投料口、熔化部、卡脖、冷卻部(二)燃料燃燒部分 包括:小爐、噴槍(三)余熱回收部分 包括:蓄熱室或換熱器(四)排煙供氣部分 包括:分支煙道、支煙道、總煙道以及分支煙道閘板、總煙道閘板、空氣交換器、助燃風機、風管等 四、熔窯工作過程 五、熔窯作業(yè)制度(一)溫度制度 兩種溫度曲線 1、山型溫度曲線 熱點突出,泡界線明顯,各處液流軌跡穩(wěn)定,但 投料口溫度偏低,熔化用時較長。 2、橋型溫度曲線 熱點不明顯,位置部穩(wěn)定液流軌跡也不穩(wěn)定,燃料消耗量大。 (二)窯壓概念:液面附近的氣壓要求:零壓微正壓。 正壓過大:燃料人少困難而降低熔化部溫度;泡界線模糊;冷卻部溫度上升;耐火材料損壞加快。 負壓:冷空氣入窯降低火焰溫度;影響傳熱;影響澄清和均化測壓點:大碹內表面,或近液面處(三)泡界線概念:熔化好的與沒有熔化好的玻璃液之間的分界線,是生產流與熱對流達到平衡的結果影響因素:投料量與拉引量;料堆寬度與厚度;熱點與投料口溫度差;溫度制度;配合料熔化難易程度等 (四)液面 1、要求做到投料量與玻璃拉引量相適應,保持穩(wěn)定。 2、投料(1)要求 A、投料量與玻璃拉引量適應; B、料堆薄而小,不跑偏; C、振動小,落差。2)投料設備 A、壟式投料機 B、毯式投料機 C、輥式投料機 D、螺旋投料機 E、振動喂料機 3、液面監(jiān)控設備(1)鐵鉤;(2)液面鏡;(3)固定式鉑探針;(4)移動式鉑探針(5)核子液面儀(6)氣壓液面控制儀 六、耐火材料的選用常見配置方案:火焰空間(大碹、胸墻)—— 硅磚;池壁——電熔鋯剛玉磚+電熔莫來石磚+粘土磚,或整塊電熔鋯剛玉磚;池底——粘土磚,或保溫磚+粘土磚+鋯質搗打料+剛玉磚;小爐口——電熔鋯剛玉磚;蓄熱室——硅磚、粘土磚、高鋁磚、堿性耐火材料;煙道——粘土磚 七、熔窯的節(jié)能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高溫熔化制度 2、熔窯保溫 3、廢氣余熱利用 4、改進玻璃的熔化工藝 5、改進燃燒技術 6、采用鼓泡與機械攪拌技術 7、改進熔窯結構 8、采用輔助電熔及實現(xiàn)生產自動化。 第六節(jié) 玻璃的成型成型方法分類 一、浮法成型 成型過程 1150℃左右的玻璃液,通過熔窯與錫槽相連接的流道、流槽,流入熔融的錫液面上,在自身重力、表面張力以及拉引力的作用下,玻璃液攤開成為玻璃帶,在錫槽中完成拋光與拉薄,在錫槽末端的玻璃帶已冷卻到600℃左右,輥道的拉引把即將硬化的玻璃帶引出錫槽,通過過渡輥臺進入退火窯。 1、浮法成型的特點成型時不需克服玻璃自身的重力可以充分發(fā)揮玻璃表面張力的作用玻璃帶橫向溫度均勻可以比較容易地生產特薄和特厚的玻璃成型過程中溫度降落慢、拉引速度快避免了玻璃結晶缺陷、作業(yè)周期長板寬加大比較容易可以在線生產鍍膜玻璃容易實現(xiàn)切裝機械化自動化可以比較容易地生產特大片玻璃 2、浮法玻璃的成型機理(1)玻璃液在錫液面上的浮起高度 (3)拋光原理錫液的表面張力>玻璃液的表面張力 在重力和表面張力平衡時,玻璃液在錫液面上形成約7mm厚的玻璃帶。在拉引略小于平衡厚度的玻璃時,如6-6.5mm,只要適當增大拉引速度,對玻璃帶產生一定的拉力就可以了。適宜粘度:106Pa· s ,常用范圍是105.25-106.75 Pa· s 拉薄的方法: (5)拉邊器的配置 A、原理:通過調節(jié)拉邊器安裝位置、角度、運轉速度、壓入深度等方法調節(jié)玻璃帶的厚度。 B、數(shù)量:與厚度有關。 厚玻璃是指大于平衡厚度的玻璃 3、錫的物理性質 向錫槽中所加的錫為錫錠,易氧化成氧化亞錫、氧化錫,儲存溫度不當會發(fā)生晶體轉變而粉化。 4.保護氣體 作用:防止錫的氧化以保持玻璃的拋光度,減少產生虹彩、沾錫、光畸變等缺陷,減少錫的損失等。 組成:一般,保護氣體由N2+H2組成。 (2)主要生產難點 A、玻璃板厚薄差小,對玻璃原片的厚薄差要求小于0.05mm; B、有波紋度的特別要求,一般要求是0. 15Um/20 mm; C、玻璃質量要求極高,幾乎要求無氣泡、雜物、鉛錫等; D、包裝要求質量高,不能有任何細小劃傷,貯存周期要求長,對包裝紙等都有特殊要求。(3)生產方法 A、電極法 B、擋墻拉邊機法 6、厚玻璃的生產方法(1)拉邊機法(簡 稱RADS法,也叫 倒八字拉邊機積 厚法)(2)擋墻拉邊機法(簡稱DT法) 7、浮法成型的幾種缺陷(1)“彩虹”:SnO+1/2O2=SnO2 (2)沾錫 Sn2+對金屬錫的粘附力,通常沾錫呈細粒的點狀,嚴重時則呈片狀。(3)“斑點”(或光畸變點) 玻璃表面的微笑凹陷,其形狀呈平滑的圓形。這種斑點缺陷損害了玻璃的光學質量,使觀察到的物象發(fā)生畸變。產生的原因:SnO和SnS蒸汽的聚集冷凝。(4)“小波紋” 玻璃表面的微細不平整缺陷。產生的原因:①高溫區(qū)溫度不均勻;②錫液中的氧被氧化為氧化錫,體積局部膨脹而產生應力,當玻璃溫度低時,應力來不及消失,在玻璃的繼續(xù)冷卻過程中產生不均勻收縮,從而促進了小波紋的形成。 8、錫槽的工藝分區(qū)(1)拋光區(qū) 功能:使從流槽流入錫槽的玻璃液在這里攤平拋光。 溫度:不低于1000℃,η不大于103Pa·S。 停留時間:不得少于1.7min。此區(qū)不能采用強制冷卻。(2)預冷區(qū) 功能:為了滿足成型時的溫度和粘度,需有個冷卻過程。 溫度:1100 ℃ →900 ℃左右, η大于104Pa·S 為了防止玻璃帶的擺動,常在此區(qū)的兩側安置拉邊機。 一般此區(qū)的長度為5~6m。此區(qū)可以采用強制冷卻。(3)拉。ɑ蛟龊瘢﹨^(qū) 溫度:大約為900 ~780 ℃,適宜的展薄粘度為 104.25 ~5.75Pa·S。 此區(qū)的長度為錫槽寬度長度的3/5 ~2/3。(4)冷卻區(qū) 溫度:降至600 ~650 ℃ 目的:增大玻璃粘度,使之足以在保持原狀的情況下拉出 錫槽進入退火區(qū)。二、平拉成型(一)原理 1、板根形成 玻璃液被引磚分流,在引磚上的液面由兩塊“硬皮”合成板根。 2、邊子形成 依靠拉邊輥和邊部冷卻形成穩(wěn)定邊子。 3、板面拉伸 向上拉力需要克服轉向輥摩擦力、玻璃液表面張力、粘滯力、重力等的作用。 4、轉向 玻璃呈粘彈性狀態(tài)時轉向。 (二) 成型過程(三)幾個部件作用 1、C型磚 分隔空間,阻擋浮渣。 2、引磚 分流、擋熱,穩(wěn)定板根。 3、主水包 穩(wěn)定氣流,冷卻板根。 4、唇磚(或L型磚) 穩(wěn)定氣流,平衡板根內外冷卻強度,便于打爐。 5、轉向輥 使玻璃帶轉向三、垂直成型有槽引上法用一塊沉在 玻璃液中引磚與上面的冷卻水包一起形成板根。 四、 壓延法 用來制造刻花玻璃、夾絲玻璃及少量特殊用途的平板玻璃。第七節(jié) 玻璃缺陷缺陷種類:氣泡、條紋、結石一、氣泡 (一)一次氣泡(也叫殘留氣泡) ♠ 產生的原因:玻璃液澄清不良,沒有將配合 料中分解放出的氣體全部排除。 ♠ 防止措施: ① 嚴格遵守配料與熔制制度; ② 調整熔制制度、改變澄清劑種類和用量; ③ 適當改變玻璃成分,使熔體的粘度和表面 張力降低。 (二)二次氣泡 ♠ 產生的原因:澄清好的玻璃液由于溫度、氣氛 或壓力波動而重新析出的微小氣泡。(三)耐火材料氣泡 ♠ 概念:玻璃液與耐火材料間的物理化學作用產生 的氣泡。 ♠ 產生的原因:①毛細管作用,玻璃液進入縫隙而 將氣體擠出而成氣泡。②耐火材料所含F(xiàn)e 的氧化物對玻璃液中殘留的鹽類的分解起著 催化作用,這使玻璃液產生氣泡。③由還原 焰燒成的耐火材料,在其表面上或縫隙中會 留有碳素,這些碳素與玻璃液中的變價氧化 物作用而生成氣泡。 ♠ 防止措施: ① 提高耐火材料的質量降低氣孔率; ② 在熔制工藝操作上嚴格遵守作業(yè)制度; ③ 減少溫度的波動。(四)鐵器引起的鐵泡 ♠ 產生的原因:金屬鐵進入玻璃液將受到氧化而 溶解,使玻璃變成褐色。與此同時,鐵中的 碳素被氧化成CO或CO2氣泡。(五)外界空氣氣泡 ♠ 產生的原因:在玻璃成型時,由于挑料操作不 當,容易產生氣泡。 ♠ 特點:氣泡比較大,一般在2mm以上,并且常出 現(xiàn)在制品的固定部位,但分布不規(guī)則。 二、條紋與節(jié)瘤 1、概念:玻璃中存在的、與主體玻璃成分、性能不同的 部分。 條紋——條狀、纖維狀 節(jié)瘤——塊狀、片狀、顆粒狀 2、產生原因: (1)玻璃液化學成分不均勻、熔化不均勻、熔制制度不 穩(wěn)定 (2)窯旋液滴引起條紋和節(jié)瘤 (3)耐火材料被侵蝕 (4)結石熔化 (5)氣氛:還原氣氛使表面張力增大20%,熔體中心表 面張力較小的部分翻到表面。 3、分類 ♠ 硅質玻璃狀夾雜物 由富硅質玻璃產生的線道、結節(jié)和條紋。 主要原因是原料配制和熔制不當及耐火材料的 侵蝕而引起的。 ♠ 鋁硅質玻璃狀夾雜物 大部分來自電容磚、粘土磚、高鋁磚等耐火材 料的侵蝕,或玻璃配合料中混入高鋁質的 粘土所致。 三、結石(一)配合料結石:配合料中未熔化的顆粒 1、特征:大多為石英顆粒,色澤呈白色,棱角模糊,表面常有溝槽,周圍有一層SiO2含量較高的無色圈,邊緣往往會出現(xiàn)方石英和鱗石英的晶體。 2、原因:配合料結石的產生不僅與配合料的制備質量有關,也與熔制的加料方式、熔制溫度的高低與波動等有關 。 (二)耐火材料結石 1、概念:當耐火材料受到侵蝕剝落,或在高溫下玻璃液與耐火材料相互作用后有些碎屑就可能夾雜到玻璃制品中而形成耐火材料結石。 2、原因:(1)硅質結石:窯碹、胸墻常用硅磚砌成,在高溫下或者在堿性飛料的影響下會產生蝕變,有時形成熔溜物淌下,或以碹滴落入玻璃液中。(2)鋁硅質結石:池壁等硅酸鋁質耐火材料被玻璃液沖刷、侵蝕。 (三)析晶結石 1、來源:玻璃析晶 2、常見產生部位:玻璃液中界面處、熔窯池底、死角等 3、常見析晶結石: 通常有鱗石英與方石英(SiO2)、硅灰石(CaO·SiO2)、失透石(Na2O·3CaO·6Si02)、透輝石(CaO·MgO·2Si02)及二硅酸鋇(BaO·2Si02)等。 四、防止玻璃缺陷的措施 ♠ 優(yōu)化玻璃料方 ♠ 提高配合料質量和投料質量 ♠ 改進作業(yè)制度 ♠ 使用優(yōu)質耐火材料 ♠ 改進熔窯結構和筑爐質量第八節(jié) 玻璃的退火工藝一、概念退火溫度:為了消除玻璃中的永久應力,必須把玻璃加熱到低于玻璃轉變溫度Tg附近某一溫度進行保溫均熱,以消除玻璃各部分的溫度梯度,使應力松弛,這個選定的保溫均熱溫度稱玻璃的退火溫度 。退火下限溫度和退火上限溫度:經(jīng)過3min能消除95%的應力的保溫溫度為退火上限溫度;經(jīng)3min只能消除5%的應力的溫度為退火下限溫度。 退火溫度范圍:退火下限溫度~退火上限溫度。不同玻璃退火上限:大部分器皿玻璃——550±20℃,平板玻璃——550~570℃,瓶罐玻璃——550~600℃。 二、退火過程 1、概念:將玻璃制品重新加熱退火消除或減小永久應力的過程。 2、過程(1)加熱階段: 玻璃表面產生壓應力,速度可以較快。如果玻璃制品厚度的一半為acm,則加熱速度為20/a2~30/a2℃/min,如果是光學玻璃則應<5/a2 。 (2)保溫階段:消除應力的關鍵階段,一般把比退火上限溫度低20~30℃作為退火溫度。保溫時間可按70a2~120a2進行計算,或者按應力容許值△n進行計算: (3)慢冷階段:慢冷的目的在于避免在冷卻過程中因玻璃中溫度梯度過大而重新產生過大的永久應力。慢冷的終了溫度應低于應變點,慢冷速度為(4)快冷階段因處于應變點以下,不產生永久應力,只要暫時應力不超過機械強度,冷卻速度可以盡量快。最大冷卻速度為: hc=65/a2 ,一般技術玻璃采用該值的15~20%,有的玻璃冷卻速度控制為hc=2/a2 三、玻璃一次退火過程 ♠ 與二次退火相類似,但玻璃不需要加熱,在應變點以上,應該緩慢降溫,避免產生過大的永久應力,應變點以下,冷卻速度逐漸加快。 ♠ 玻璃退火過程分五個階段:(1)加熱均熱階段:段末溫度570℃左右;(2)重要冷卻帶:段末溫度450℃左右;(3)緩慢冷卻帶:段末溫度270℃左右;(4)快速冷卻帶:段末溫度180℃左右;(5)急速冷卻帶:段末溫度60℃左右。作 業(yè) 1、簡述玻璃的成型工藝流程。 2、生產玻璃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3、熔制過程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結束時的溫度是多少? 4、成型過程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結束時的溫度是多少? 5、退火過程有哪幾個階段?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6、玻璃的缺陷有哪幾種?jFL紅軟基地

PPT分類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24 紅軟網(wǎng) rsdown.cn 聯(lián)系郵箱:rsdown@163.com

湘ICP備202405323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