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14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4-08
- 素材編號:
- 98339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教案PPT作品,主要是讀寫字詞,理解詞語,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思考魏格納的奇妙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故事。大陸漂移說一提出,就在地質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年輕一代為此理論歡呼,認為開創(chuàng)了地質學的新時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認這一新學說。魏格納在反對聲中繼續(xù)為他的理論搜集證據(jù),為此他又兩次去格陵蘭考察,發(fā)現(xiàn)格陵蘭島相對于歐洲大陸依然有漂移運動,他測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約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納在第4次考察格陵蘭時遭到暴風雪的襲擊,倒在茫茫雪原上,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shù)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xù)前進,終于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后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fā)現(xiàn)他的尸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歡迎點擊下載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教案PPT作品哦。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教案PPT作品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我們生活的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記一記:
靜謐:安靜、寧靜。
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
再讀課文:
思考:
魏格納的奇妙想法是怎樣產生的?
有了這個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故事。
偶然的發(fā)現(xiàn):
魏格納性格豪放,天性好動,在靜謐舒適的病房里坐臥不安,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
消磨時光 ——不可思議地吻合 ——驚呆了——精神大振 ——興奮極了
“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
嶄新的奇想 :
不懈的努力:
魏格納并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
推理過程:
中龍既見于巴西東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
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度重洋
中龍當時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1912年,在法蘭克福召開的地質學會上,
魏格納作了題為《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的
演講,提出了關于大陸漂移的假說,引起
了地質界的震動。
什么叫大陸漂移?
我們的思索:
魏格納的重大發(fā)現(xiàn)靠的是什么?
Mì謐[讠 左右 ]義:安寧;平靜。
組詞:靜謐、安謐
Zhèn振[扌 左右]義:搖動;揮動;振動;奮起。
組詞:共振、振奮、振興、振作精神
Wǎng枉[木 左右]義:彎曲或歪斜,比喻錯誤或偏差。
組詞:枉然、枉費、冤枉
Hào浩[氵 左右]義:浩大;多。
組詞:浩大、浩氣、浩然、浩劫、浩蕩
Zī資[貝 上下]義:資質;資格。
組詞:資料、資產、資金、交費
Zhoà召[刀 上下]義:召喚
組詞:召喚、召集、召見
Ruán源[氵左右]義:水源起頭的地方;來源;姓。
組詞:水源、貨源、源流、源源不斷
多音字
Zí(資本、投資、工資)
資
Zī(資歷、論資排輩)
m ó(折磨、磨難、磨損)
磨
mò(磨坊、磨盤)
Zhào(召開、召集)
召
shào(姓召)
詞語解釋
坐臥不安:坐不穩(wěn),睡不安。形容十分擔心、焦慮的樣子。
軟禁:不關進牢獄,但是不許自由行動。
枉費心機:白白地耗費心思。枉,白白地。
不可思議: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靜謐---寧靜 豪放---豪爽 鼓舞---激勵
反義詞:
嶄新---陳舊 靜謐---吵鬧
1、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魏格納因病住進了醫(yī)院。病房潔白寧靜,就連穿著白大褂的醫(yī)生也是腳步輕輕。
[文章開篇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并著力渲染了一個潔白寧靜的環(huán)境,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一、寫魏格納看地圖,發(fā)生假想。[1--5自然段]
2、 魏格納性格豪放,天性好動,在靜謐舒適的病房里坐臥不安,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寧靜而舒適的病房與魏格納“豪放”“好動”的性格形成 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納很不適應病房的生活,就胡了“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的感覺。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引出下文:由于病房生活的無聊,魏格納無意識地用食指在地圖上畫大陸海岸線,借以消磨時光,引出了故事發(fā)生的起因。]他常常耐著性子,面對墻上的地圖呆呆地出神。實在無聊了,魏格納就站起來,用食指在地圖上畫著各個大陸的海岸線,借此消磨時光。他畫完了大洋洲,又畫南極洲;畫完了非洲,又畫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來,停在地圖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塊突出的部分,眼睛卻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進的幾內亞灣。瞧!這兩個地方的形狀竟是這般不可思議地吻合![這句話是說,巴西在南美洲,幾內亞灣在非洲,中間隔著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陸地的突出部分竟然與幾內亞灣的形狀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句話推進了故事的繼續(xù)發(fā)展。]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fā)現(xiàn)驚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細端祥著美洲和非洲大陸形狀上的不同點。果然,巴西東海岸的每一個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狀相似的海灣;同時,巴西的每個海灣,又能在非洲找到相應的突出部分。
3、“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過渡句]4、魏格納興奮極了,將地圖上一塊塊陸地進行了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從海岸線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塊都能夠較好地吻合在一起。5、于是,這位年輕人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嶄新的奇想:[過渡句]在太古時代,地球上所有的陸地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因為不斷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個大陸,它們的海岸線才會驚人地吻合。[這一自然段講魏格納仔細觀察世界地圖,發(fā)現(xiàn)地球上所有的大陸才能夠較好地吻合在一起。]
6、 第二天一早,他叩開了著名科學家柯彭教授的大門,把自己這個想法告訴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說也曾有人提起過,但都沒有足夠的事實加以證明。教授勸他打消念頭,不必為此枉費心機。7、 魏格納并不是一個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過渡句起承接上文,教授勸魏格納打消證明大陸漂移假說的念頭。但正是因為魏格納是一個不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所以有后來的成就。]他開始在各大洲之間的聯(lián)系和對比中進行考察,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jù)。[“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魏格納從那么多的資料中尋找證據(jù),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但他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終于找到了證明這個學說的證據(jù)]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陸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種叫中龍的爬行動物,既見于巴西東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顯然,這些動物當時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否則,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渡重洋。這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滿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證工作。[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重要的證據(jù),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他發(fā)現(xiàn)中龍化石既見于巴西東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但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渡重洋。據(jù)此,他推斷中龍當時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的,巴西與非洲大陸在遠古時是連在一起的。]
8、 1912年,在法蘭克福召開的地質學會上,魏格納作了題為《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的演講,提出了關于大陸漂移的假說,引起了地質界的震動。二、6—8:寫魏格納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創(chuàng)造成功。
中心思想
本文生動地講述了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創(chuàng)立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贊揚了魏格納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一、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_____________年的一天,_____________因為生病住院,他在看世界地圖打發(fā)時間,偶然發(fā)現(xiàn)南美洲上巴西的______________的部分與非洲______________呈直角凹進的______________形狀不可思議地______________。他因而產生奇想:在太古時代,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_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因為不斷_______________,才分成今天的各個大陸。后來,他作了題為“________________”的演講,提出了關于_________________的假說,引起了地質界震動!
二、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 ( )的病房 ( )地出神 ( )的部分 ( )地吻合 ( )的海灣 ( )地端祥 ( )的資料 ( )地發(fā)現(xiàn) 三、我能在文中找出與下列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硬( ) 打擊( ) 沮喪( ) 輕( ) 文靜( ) 謹慎( )
四、劃掉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詞! 1、東海 南海 黃海 上! 2、時光 陽光 月光 星光 3、茶杯 茶壺 茶盅 茶葉 五、按要求寫句子! 1、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fā)現(xiàn)驚呆了。ǜ臑“把”字句) 2、魏格納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科學家柯彭教授。(改為“被”字句)
六、認真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練習! 1、“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是一個( )句! A、反問 B、設問 C、疑問 2、本文題為“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引出了什么“發(fā)現(xiàn)”! 3、魏格納重大發(fā)現(xiàn)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樹。你聽說過能產面粉、結面條、長面包的樹嗎? 老撾有一種“面粉樹”,將它的樹皮剝下來,曬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非洲南部有一種奇怪的樹,它結的果實是條形的,最長的有兩米,人們叫它“須果”。須果成熟后,放在水里煮熟,撈起來加上調味品,就成了味道鮮美的面條了。人們稱這種樹為“面條樹”。還有一種熱帶海島上的“面包樹”,結的果實圓圓的,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柑橘,營養(yǎng)很豐富。熱帶居民把它當做主要的食品。 1、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這個句子把 比做 !
2、這篇短文向我們介紹了 、 、 三種奇
三、修辭方法我知道1、這難道不是一種巧合嗎?(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3、我端起搪瓷碗,覺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4、小螞蟻們唱起了勞動的號子,一起搬運食物。( )5、這就是蟋蟀的住宅嗎?是的。( )四、快來猜猜我是誰1、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白白地耗費心思。( )3、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心煩意亂,驚恐憂慮。( )4、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
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素材:這是一個關于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素材,主要是讀寫字詞,理解詞語,思考:魏格納的奇妙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故事。大陸漂移說一提出,就在地質學界引起軒然大波。年輕一代為此理論歡呼,認為開創(chuàng)了地質學的新時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認這一新學說。魏格納在反對聲中繼續(xù)為他的理論搜集證據(jù),為此他又兩次去格陵蘭考察,發(fā)現(xiàn)格陵蘭島相對于歐洲大陸依然有漂移運動,他測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約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納在第4次考察格陵蘭時遭到暴風雪的襲擊,倒在茫茫雪原上,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shù)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xù)前進,終于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后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fā)現(xiàn)他的尸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歡迎點擊下載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素材哦。
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模板:這是一個關于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模板,主要是初讀課文,思考魏格納對大陸漂移說的奇想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請大家自由朗讀2、3、4自然段,稍后完成下面的練習?從練習中你知道了魏格納觀察得怎么樣第二自然段中哪一個詞寫他觀察得很詳細?在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之前魏格納的是怎樣的?請大家再讀第二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魏格納(1880-1930)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全面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在書中,他綜合地貌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等方面的知識和事實,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系統(tǒng)地論述了關于大陸漂移的觀點和論據(jù),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的假說,他先后4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時不幸遇難,歡迎點擊下載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模板哦。
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課件:這是一個關于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課件,這節(jié)課主要是了解合作探究魏格納的假想是什么?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假想的?魏格納如何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重點句子,魏格納(1880-1930)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全面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在書中,他綜合地貌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等方面的知識和事實,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系統(tǒng)地論述了關于大陸漂移的觀點和論據(jù),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的假說,他先后4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時不幸遇難,歡迎點擊下載介紹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課件哦。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
- 更多>>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ppt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被稱為"大陸漂移學說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