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82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5-28
- 素材編號:
- 96985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祖沖之簡介PPT課件,主要是了解走近劉徽,割圓術,體積理論(1)陽馬術。球體積,走近祖氏父子,天文歷法方面的貢獻,機械技術方面的貢獻, 數(shù)學方面的貢獻圓周率等。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漢族人,字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生于劉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蕭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 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學習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歡迎點擊下載祖沖之簡介PPT課件哦。
祖沖之簡介PPT課件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從劉徽到祖沖之
走近劉徽
劉徽,魏晉時期人,祖籍淄鄉(xiāng)(今山東臨淄或淄川一帶),生卒年月不詳。魏晉期間偉大的數(shù)學家,中國古典數(shù)學理論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杰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jīng)》,是中國最寶貴的數(shù)學遺產(chǎn)。劉徽數(shù)學成就中最突出的是“割圓術”和“體積理論”。
劉徽的一生是為數(shù)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割 圓 術
劉徽“割圓術”的基本思想是“化圓為方”。他指出:“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這段注文充分說明了劉徽對極限概念.
劉徽從圓的內(nèi)接正六邊形出發(fā),并取半徑為1尺,一直推算到圓的內(nèi)接正192邊形。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為π≈3.14,為分數(shù)就是157/50,這就是著名的“徽率”。
體積理論 (1)陽馬術
“陽馬居二,鱉臑居一,不易之率也。”(陽馬的體積Y與鱉臑體積B之比2:1,由此可推出陽馬的體積公式Y(jié)=1/3abc,abc分別為長方體的三邊之長,“不易之率”意為對任意長方體都成立。)
(2)球體積
“牟合方蓋”:在一立方體內(nèi)作兩個相互垂直的內(nèi)切圓柱,這兩個圓柱體相交的部分。
走近祖氏父子
祖沖之,是我國杰出的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地質(zhì)學家、地理學家和科學家。南北朝時齊人,漢族,字文遠,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
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和機械技術三個領域。此外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祖沖之是一位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天文歷法方面的貢獻
祖沖之編制了一部新的歷法《大明歷》。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
第一次將“歲差”引進歷法。提出在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shù)(27.21223),回歸年日數(shù)(365.2428)等數(shù)據(jù),誤差只有50秒左右。
還發(fā)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機械技術方面的貢獻
重新造出早已失傳的指南車、千里船、水碓磨等巧妙機械多種。
祖沖之繼承了劉徽的思想,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對圓周率值的推算。
在世界數(shù)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由于中國古代習慣使用分數(shù),故祖沖之又給出了圓周率的兩個分數(shù)值:他提出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1100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也就是圓周率的祖先。
劉徽:192邊形。
祖沖之:24576邊形。
沒有圓規(guī),如何畫圓?
沒有算盤,如何計算?
那是算盤還未出現(xiàn),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叫算籌,它是一根根幾寸長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鐵、玉等各種材料制成。通過對算籌的不同擺法,來表示各種數(shù)目,叫做籌算法。如果計算數(shù)字的位數(shù)越多,所需要擺放的面積就越大。用算籌來計算不象用筆,筆算可以留在紙上,而籌算每計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擺動以進行新的計算;只能用筆記下計算結(jié)果,而無法得到較為直觀的圖形與算式。因此只要一有差錯,比如算籌被碰偏了或者計算中出現(xiàn)了錯誤,就只能從頭開始。
祖沖之的兒子祖暅,字景爍,也精通歷法、數(shù)學。父子倆都對《九章算術》與劉徽注有濃厚的興趣。祖氏父子在研究《九章算術》及劉徽注時發(fā)現(xiàn)了劉徽遺留下的如何計算“牟合方蓋”的體積問題,并開始沿著劉徽開辟的道路繼續(xù)探索,經(jīng)父子兩代人不懈的努力,終于由祖暅解決了牟合方蓋體積的計算,得到牟合方蓋與其外切正方體的體積比為2/3,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倒方錐V的體積,等于三個小立方體Ⅱ、Ⅲ、Ⅳ的體積之和,因此等于從外切正方體中挖去牟合方蓋的部分即Ⅰ的體積。
由命題Z,那么倒方錐V的體積易知是 (r是正方體邊長,也是內(nèi)切球半徑長)。于是牟合方蓋八分之一的體積應是 ,整個牟合方蓋的體積應為 。根據(jù)劉徽已證結(jié)果,應有:
由此可得:
(D為直徑)
這是中國數(shù)學史上第一次獲得的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阿拉伯數(shù)學家卡西在15世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shù)值,打破祖沖之保持近千年的紀錄。 德國數(shù)學家柯倫于1596年將π值算到20位小數(shù)值,后投入畢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數(shù)后35位數(shù),該數(shù)值被用他的名字稱為魯?shù)婪驍?shù)。 1706年英國數(shù)學家梅欽計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數(shù)大關。到1948年英國的弗格森和美國的倫奇共同發(fā)表了π的808位小數(shù)值,成為人工計算圓周率值的最高紀錄。 2011年10月16日,日本近藤茂利用家中電腦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10萬億位,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為紀念祖沖之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huán)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讓我們想一想,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時代,一位中年人在昏暗的油燈下,手中不停地算呀、記呀,還要經(jīng)常地重新擺放數(shù)以萬計的算籌,這是一件多么艱辛的事情,而且還需要日復一日地重復這種狀態(tài),一個人要是沒有極大的毅力,是絕對完不成這項工作的。
所以,這一光輝成就,也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數(shù)學高度發(fā)展的水平。祖沖之,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敬仰,同時也受到世界各國科學界人士的推崇。我們更應該紀念像祖沖之這樣的科學家,珍視他們的寶貴遺產(chǎn)。
祖沖之ppt:這是祖沖之ppt,包括了簡介,社會背景,數(shù)學成就,天文成就,機械成就,他最早把歲差引進歷法,提高歷法精確性,這是中國歷法史上的重大進步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祖沖之課件PPT:這是一個關于祖沖之課件PPT,主要是讀一讀,再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在田字格中書寫時要注意什么?1、從哪看出“亂”?2、想象:還有的會干什么?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把當時的情景說一,歡迎下載祖沖之課件PPT。祖沖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
祖沖之簡介PPT素材:這是一個關于祖沖之簡介PPT素材,主要是了解變量和常量,周長的計算公式:用符號表示上述公式:誰是變化的? 誰不是變化的?定義常量和變量。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漢族人,字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生于劉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蕭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 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學習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歡迎點擊下載祖沖之簡介PPT素材哦。
祖沖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