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9.326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2-06
- 素材編號:
- 62924
- 素材類別:
- 疾病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關于卵巢腫瘤的實用版PPT,這個PPT包含了概述,組織學分類,卵巢腫瘤組織學分類,發(fā)病的高危因素,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癌肉瘤(惡性混合性苗勒氏瘤),轉移途徑,常見的轉移部位等內容,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卵巢腫瘤可發(fā)生于月經初潮前到絕經后任何的年齡;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卵巢惡性腫瘤的存活率仍較低,各期的5年總生存率35%~40%;卵巢組織復雜,各種腫瘤均可發(fā)生,歡迎點擊下載關于卵巢腫瘤的實用版PPT哦。
關于卵巢腫瘤的實用版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疾病PPT類型的PowerPoint.
【概述】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
卵巢腫瘤可發(fā)生于月經初潮前到絕經后任何的年齡;
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
卵巢惡性腫瘤的存活率仍較低,各期的5年總生存率35%~40%;
卵巢組織復雜,各種腫瘤均可發(fā)生。
【組織學分類】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72)制定的卵巢腫瘤的組織學分類法
卵巢腫瘤組織學分類(WHO,1972)
卵巢腫瘤組織學分類(續(xù))
體腔上皮來源的腫瘤占原發(fā)性卵巢腫瘤的50%~70%,其惡性類型占卵巢惡性腫瘤的85%~90%。
生殖細胞腫瘤占卵巢腫瘤的20%~40%。生殖細胞來源于生殖腺以外的內胚葉組織。
特異性性索間質腫瘤約占卵巢腫瘤的5%。性索間質來源于原始體腔的間葉組織。
轉移性腫瘤占卵巢腫瘤的5%。
非卵巢特異性軟組織腫瘤。
【發(fā)病的高危因素】
遺傳和家族因素 約20%~25%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有家族史。
環(huán)境因素
內分泌因素
【病理】
卵巢上皮性腫瘤
發(fā)病年齡多為30~60歲。有良性、惡性和交界性之分。
交界性腫瘤是指上皮細胞有增殖活躍及核異型,表現(xiàn)為上皮細胞層次增加,但無間質浸潤,是一種低度潛在惡性腫瘤,生長緩慢,轉移率低,復發(fā)遲。
卵巢上皮性腫瘤(續(xù))
漿液性腫瘤
漿液性囊腺瘤 約占卵巢良性腫瘤的25%。有單純性及乳頭狀兩型。
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 細胞核輕度異型,無間質浸潤。
漿液性囊腺癌 為卵巢惡性腫瘤中最常見者,占40%~50%。細胞異型明顯,并向間質浸潤。
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與漿液性囊腺癌的預后不同,前者5年存活率達90%以上,而后者僅20%~30%。
卵巢上皮性腫瘤(續(xù))
粘液性腫瘤
粘液性囊腺瘤 占卵巢良性腫瘤的20%。體積常較大或巨大。惡變率為5%~10%。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一般較大,切面見囊壁增厚,有實質區(qū)及乳頭形成。細胞輕度異型,無間質浸潤。
粘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惡性腫瘤的10%。切面半囊半實,細胞明顯異型,并有間質浸潤。預后較漿液性囊腺癌好,5年存活率為40%~50%。
卵巢上皮性腫瘤(續(xù))
腹膜粘液瘤
粘液性囊腺瘤偶可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種植在腹膜上繼續(xù)生長并分泌粘液,外觀極像卵巢癌轉移。
約占粘液性囊腺瘤的2%~5%。
瘤細胞呈良性,分泌旺盛。很少見細胞異型及核分裂。
一般不浸潤臟器的實質。
卵巢上皮性腫瘤(續(xù))
卵巢內膜樣腫瘤
良性及交界性卵巢內膜樣腫瘤比較少見。
惡性者為卵巢內膜樣癌,約占原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的10%~24%。
腫瘤中等大小,囊性或實性。
鏡下與子宮內膜癌十分相似,多為腺癌或腺棘皮癌,并常并發(fā)子宮內膜癌。
5年存活率為40%~50%。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
來源于原始生殖細胞。
發(fā)生率僅次于上皮性腫瘤。
好發(fā)于兒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發(fā)生率占60%~90%,絕經期后僅占4%。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畸胎瘤
♣ 構成畸胎瘤的各種成分與一只單性生殖的卵相類似:胚胎外成份-主要由滋養(yǎng)層組織及羊膜內胚層構成;胚胎成份-成熟和未成熟;
♣ 腫瘤組織多數(shù)成熟;
♣ 質地多為囊性;
♣ 腫瘤的良惡性及惡性程度取決于組織分化程度,而不是腫瘤質地。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成熟畸胎瘤
最常見的卵巢腫瘤;
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20~40歲居多;
切面對為單房,腔內充滿油脂和毛發(fā),有時見牙齒和骨質。囊壁上有“頭節(jié)”;
腫瘤可含外、中、內胚層組織;
如向單一胚層分化,成為有高度特異性畸胎瘤。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成熟囊性畸胎瘤惡變
惡變率為2%~4%;
任何一種組織均可惡變而形成各種惡性腫瘤;
其擴散方式主要為直接浸潤和腹膜種植;
預后較差,5年存活率為15%~31%。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未成熟畸胎瘤
由未成熟胚胎組織構成;
好發(fā)于青少年;
腫瘤多為實性;
腫瘤的惡性程度根據未成熟組織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經上皮含量而定;
復發(fā)及轉移率均高;
5年存活率僅20%左右。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無性細胞瘤
為中等惡性的實性腫瘤;
好發(f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婦女;
腫瘤實性,觸之如橡皮樣;
對放療特別敏感;
純無性細胞瘤的5年存活率可達90%。
卵巢生殖細胞腫瘤(續(xù))
內胚竇瘤
較少見,惡性程度高;
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
切面實性或部分囊性,質脆;
產生甲胎蛋白;
生長迅速,易早期轉移,預后差;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
來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間質組織;
是第三組常見的卵巢腫瘤;
一旦原始性索及間葉組織發(fā)生腫瘤,仍保留其原來的分化特性。
各種組織均可構成一種腫瘤。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續(xù))
顆粒細胞-間質細胞瘤
由性索的顆粒細胞及間質的衍生成分如 纖維母細胞及卵泡膜細胞組成。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續(xù))
顆粒細胞瘤
為低度惡性腫瘤;
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高峰為45~55歲;
腫瘤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
鏡下見顆粒細胞環(huán)繞成小圓形囊腔,菊花樣排列,即Call-Exner小體;
預后良好。5年存活率為80%左右。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續(xù))
卵泡膜細胞瘤
為有內分泌功能的卵巢實性腫瘤;
常于顆粒細胞瘤合并存在;
為良性腫瘤;
惡性卵泡膜細胞瘤較少見,其預后較一般卵巢癌為佳。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續(xù))
纖維瘤
為較常見的良性卵巢腫瘤;
多見于中年婦女;
切面實性、堅硬;
偶見患者伴有胸水或腹水,稱梅格斯綜合征(Meigs syndrome)。
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續(xù))
支持細胞-間質細胞瘤
又稱睪丸母細胞瘤,罕見;
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下的婦女;
單側居多,通常較小,實性;
多為良性,具有男性化作用;
少數(shù)無內分泌功能或呈現(xiàn)女性化;
10%~30%呈惡性行為。5年存活率為70%~90%。
癌肉瘤(惡性混合性苗勒氏瘤)
目前,許多病理學家認為癌肉瘤是一種危險性很高,分化很差的上皮性卵巢癌。
卵巢轉移性腫瘤
常見的原發(fā)灶有乳腺、腸、胃、生殖道、泌尿道等;
庫肯勃瘤(Krukenberg tumor)是一種特殊的轉移性腺癌,原發(fā)部位為胃腸道。
a. 雙側性,多保持卵巢原狀或呈腎形;
b. 一般無粘連,實性,多伴腹水;
c. 鏡下見典型的印戒細胞,能產生粘液;
d. 預后極差。
【轉移途徑】
外觀局限的腫瘤,卻在腹膜、大網膜、腹膜后淋巴結、橫膈等部位已有亞臨床轉移;
轉移途徑主要通過直接蔓延及腹腔種植;
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轉移途徑;
血行轉移較少見,終末期時可以轉移至肝及肺。
常見的轉移部位見下表
常見的轉移部位
【組織學分級】
WHO分級標準主要依據組織結構,并參照細胞分化程度而分為3級:①分化Ⅰ級:為高度分化;②分化Ⅱ級:為中度分化;③分化Ⅲ級:為低度分化。
【臨床分期】
根據臨床、手術和病理來分期,用于估計預后和比較療效。
原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的分期(FIGO,1985)
【臨床表現(xiàn)】
卵巢良性腫瘤
發(fā)展緩慢,早期腫瘤較小,多無癥狀;腫瘤增至中等大時,常感腹脹或腹部捫及腫塊;若腫瘤大至占滿盆、腹腔即出現(xiàn)壓迫癥狀,如尿頻、便秘、氣急、心悸等;
婦科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一側或雙側球形腫塊,囊性或實性,表面光滑,邊界清楚;
臨床表現(xiàn)(續(xù))
卵巢惡性腫瘤
早期常無癥狀;
一旦出現(xiàn)癥狀常表現(xiàn)為腹脹、腹部腫塊及腹水等;
晚期時表現(xiàn)為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
三合診檢查在陰道后穹隆觸及盆腔內散在性、質硬的結節(jié),實性或半實性,常伴有腹水。有時可觸及淺表淋巴結。
【診斷】
癥狀、體征
影像學檢查:B超、放射學診斷
細胞學檢查
病理學檢查
腹腔鏡檢查
腫瘤標志物:卵巢惡性腫瘤的相關抗原,腫瘤細胞能制造和釋放激素及酶等多種產物,這些產物可通過免疫、生化等方法測出。
診斷(續(xù))
腫瘤標志物
抗原標志物:AFP—內胚竇瘤、未成熟畸胎瘤;CA125、CA153、CA199—卵巢上皮性癌
激素標志物:β-HCG—原發(fā)性卵巢絨癌;雌激素—顆粒細胞瘤及卵泡膜細胞瘤;17-酮類固醇—睪丸母細胞瘤
酶標志物:胎盤堿性磷酸酶,半乳糖轉移酶
【鑒別診斷】
卵巢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鑒別
鑒別診斷(續(xù))
良性卵巢腫瘤的鑒別診斷
卵巢瘤樣病變:包括濾泡囊腫、黃體囊腫、黃素囊腫等。一般為單側、<5cm、壁薄、2月內自動消失。
輸卵管卵巢囊腫:感染性囊腫,往往發(fā)生于盆腔炎后,常常伴疼痛、邊界清或不清、固定。經常引起不孕。
子宮肌瘤:常為多發(fā)性、與子宮相連、伴月經紊亂。婦科檢查腫瘤隨宮頸及宮體而動。
妊娠子宮:詳細詢問月經史、HCG檢測、B超檢查。
腹水:常有肝病或心臟病史。蛙腹、移動性濁音。
鑒別診斷(續(xù))
惡性卵巢腫瘤的鑒別診斷
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性痛經,月經過多,經前不規(guī)則流血等,試用孕激素治療有效。輔助檢查可選B超、腹腔鏡。必要時剖腹探查。
盆腔結締組織炎:常有流產或產后感染史,表現(xiàn)為發(fā)熱、下腹痛,用抗生素后癥狀緩解,塊物縮小。婦檢觸及附件區(qū)痛性包塊,達盆壁。
結核性腹膜炎:多發(fā)生于年輕、不孕婦女,多有結核病史及結核全身癥狀,常伴消瘦、乏力、低熱、盜汗、厭食、月經紊亂、閉經等。檢查時塊常位于中上腹,形狀不規(guī)則、邊界欠清,不活動。有時診斷靠剖腹探查鑒別。
生殖道以外的腫瘤:需與腹膜后腫瘤、直腸或乙狀結腸癌鑒別。
轉移性卵巢腫瘤:常為雙側、中等大小、腎形、活動、實性。常有胃腸道癥狀,及胃腸道、乳腺惡性腫瘤病史。
【并發(fā)癥】
蒂扭轉:為常見的婦科急腹癥。好發(fā)于瘤蒂長、中心偏于一側的腫瘤。其典型癥狀是突然發(fā)生一側下腹劇痛,常伴惡心、嘔吐甚至休克。婦科檢查捫及腫塊張力較大,有壓痛,并有肌緊張。蒂扭轉一經確診,即應行剖腹手術。
并發(fā)癥(續(xù))
破裂:破裂有自發(fā)和外傷兩種;其癥狀輕重取決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囊液的性質和量。癥狀可有腹痛、惡心嘔吐,有時導致內出血、腹膜炎和休克。婦科檢查發(fā)現(xiàn)腹部壓痛、腹肌緊張、或有腹水征,原有腫塊摸不到。凡疑有腫瘤破裂,應立即剖腹探查。
并發(fā)癥(續(xù))
感染:多因腫瘤破裂或扭轉后引起,感染也可來自鄰近器官感染灶。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痛、腫塊及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及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等。治療應先抗炎,然后手術切除腫瘤。
并發(fā)癥(續(xù))
惡變:卵巢良性腫瘤可以發(fā)生惡變。若發(fā)現(xiàn)腫瘤迅速生長,應疑有惡變。因此,確診為卵巢腫瘤者應盡早手術。
【預防】
高危因素的預防
開展普查普治
早期發(fā)現(xiàn)及處理:卵巢實性腫瘤或囊腫>5cm者;青春期前、絕經后或生育年齡婦女口服避孕藥者,發(fā)現(xiàn)卵巢增大;盆腔腫塊診斷不清或治療無效者,應行剖腹探查。對乳癌、胃腸道癌等患者,治療后應嚴密隨訪,定期作婦科檢查。
【治療(1) 】
1.良性腫瘤
a.一經確診,即應手術治療;
b.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及對側卵巢情況決定手術范圍;
c.術中應區(qū)別卵巢腫瘤的良惡性;
d.必須完整取出腫瘤,以防囊液流出及瘤細胞種植于腹腔。
【治療(2) 】
2.惡性腫瘤
手術
a.一經疑為惡性腫瘤,即應盡早剖腹探查;
b.先吸取腹水或腹腔沖洗液作細胞學檢查;
全面探查盆腹腔;
c.對可疑病灶及容易發(fā)生轉移的部位取材作細胞學檢查;
d.根據探察結果,決定腫瘤分期及手術范圍。
卵巢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
原則上應作卵巢惡性腫瘤全面分期手術;
腫瘤細胞減滅術:對晚期患者應盡量切除原發(fā)病灶及轉移灶,使腫瘤轉移灶直徑<2cm,必要時切除部分盆腹腔臟器;
現(xiàn)多主張行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治療—全面分期手術
適應證:早中期(Ⅰ、Ⅱ、Ⅲa、Ⅲb期)上皮性卵巢癌及能夠滿意減滅術者)
內容及步驟:
♣ 腹部縱切口; ♣ 取腹水或盆腹腔沖洗液送細胞學檢查; ♣ 全面探查盆腹腔; ♣ 沿橫結腸切除大網膜; ♣ 全子宮+雙附件切除; ♣ 切除和/或活檢任何可疑病變、包塊或粘連部位; ♣ 盆腔淋巴結清掃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活檢); ♣ 粘液腺癌行闌尾切除術。
手術治療—腫瘤細胞減滅術
適應證:中晚期卵巢癌患者
原則及內容:♣ 盡量將所有肉眼可見病灶切除干凈,使得殘留腫瘤組織最大徑小于2cm;♣ 足夠長的腹部縱切口,詳細全面的探查;♣ 腹、盆腔腫塊及轉移灶切除;♣ 大網膜切除;♣ 全子宮和雙附件切除(卵巢動脈高位結扎);♣ 以下情況應考慮行腹膜后淋巴結切除:①ⅢB期以下的病例,以準確分期;②腹膜后淋巴結腫大者,以減滅腫瘤。
手術治療—腫瘤細胞減滅術(續(xù))
手術滿意度評價:
♣ 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單個殘留腫瘤病灶最大徑≤2cm;
♣ 不滿意腫瘤細胞減滅術:單個殘留腫瘤病灶最大徑>2cm。
手術治療—完成手術(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
適應證:難以切除或達到滿意腫瘤減滅的晚期卵巢癌病例,先行1~3療程新輔助化療,待腫瘤縮小后再行腫瘤細胞減滅術。
原則及內容:見腫瘤細胞減滅術。
手術治療—再次細胞減滅術
適應證: ♣ 復發(fā)病例的再次手術; ♣ 首次腫瘤細胞減滅術不滿意,經化療后再次手術。
原則及內容:見腫瘤細胞減滅術,注意以下幾點:
♣ 足夠長的腹部縱切口; ♣ 解除腸段粘連、腸梗阻; ♣ 切除殘留內生殖器(包括骨盆漏斗韌帶)和大網膜; ♣ 切除盆腹腔轉移灶。
手術治療—再次全面分期手術
適應證:因各種原因首次手術時未行全面分期手術,術后尚未抗癌治療,應酌情補充施行全面探查和完成準確分期手術。
內容及步驟:參見全面分期手術。
手術治療—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術
適應證:①對卵巢生殖細胞腫瘤,不論臨床期別早晚,只要病人有生育要求并且子宮和一側卵巢正常,均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②對上皮性卵巢癌,嚴格要求滿足下列條件: ♣ 患者年輕,渴望生育,無不孕不育因素; ♣ ⅠA期(包括腹腔細胞學陰性;“高危區(qū)域”如子宮直腸陷凹、結腸側溝、腸系膜、大網膜和腹膜后淋巴結探查和活檢均陰性);♣ 細胞分化好(G1)或交界性瘤;♣ 子宮和對側卵巢外觀正常;♣ 有隨診條件。(完成生育后視情況可能需再次手術切除子宮及對側附件)。
手術治療—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術(續(xù))
內容及步驟:除保留子宮及正常一側附件外,余同全面分期手術。
卵巢惡性腫瘤的化學藥物治療(化療)
既可用于預防復發(fā);
也可用于手術未能全部切除者;
無法施行手術的晚期患者,化療可使腫瘤縮小,為以后手術創(chuàng)造條件。
化療—常用的化療途徑
全身化療
腹腔化療
動脈化療
化療—常用一線化療藥物
紫杉醇(Paclitaxel)、環(huán)磷酰胺(CTX)、順鉑(DDP)、卡鉑(Carboplatin)、博萊霉素(BLM)、平陽霉素、長春新堿(VCR)、鬼臼乙叉甙(VP16)、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ADM)等
卵巢惡性腫瘤的化學藥物治療(化療)
新輔助化療適應證和療程:
有明確組織病理學診斷;
臨床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或剖腹探查時,估計難以切除腫瘤;
患者在首次手術后殘余腫瘤數(shù)量多、體積大。
術后輔助化療原則和療程(1)
上皮性卵巢癌和性索間質惡性腫瘤
ⅠA期和ⅠB期,腫瘤細胞分化Ⅰ級(除外透明細胞癌):全面分期手術后,無需補充化療;
其他Ⅰ期和Ⅱ期:全面分期手術后,化療3-6療程;
Ⅲ-Ⅳ期:卵巢腫瘤細胞減滅術后,視手術滿意度決定化療療程數(shù)及是否行再次細胞減滅術。
Ⅰ期成年型顆粒細胞瘤可不接受化療,但Ⅰa期以上幼稚型顆粒細胞瘤要接受化療;
首選TP方案(Ⅱ-Ⅳ期)
術后輔助化療原則和療程(2)
惡性生殖細胞腫瘤
ⅠA期無性細胞瘤和ⅠA期腫瘤細胞分化好的未成熟畸胎瘤,在全面分期的保守性手術后,隨訪觀察,不需化療;
所有其他臨床期別者在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后都應接受化療4療程,或在血清學檢測正常后再化療2療程;
首選EP/BEP方案。
術后輔助化療原則和療程(3)
交界性腫瘤
所有期別的患者,在行理想的減滅術后,如果轉移灶也是交界性腫瘤,術后不行化療;
腹盆腔轉移病灶為浸潤性種植時,術后應行化療;
短期腹腔內復發(fā)的患者,應行化療。
化療—上皮類和性索間質類
CP
CTX 650~750mg/m2 d1,靜脈滴注,d1;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或DDP65~70 mg/m2, iv drip 或 ip,d1)
CAP
CTX 750mg/m2, iv drip,d1;
ADM 50mg/m2 , iv ,d1;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或DDP65~70 mg/m2, iv drip 或 ip,d1)
化療—上皮類和性索間質類(續(xù))
TP
Paclitaxel 135~175mg/m2 ,iv drip d1;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或DDP65~70 mg/m2, iv drip 或 ip,d1)
CBP
CTX 650~750mg/m2 ,iv drip d1;
BLM 45mg或平陽霉素40mg,分3天iv, d1~d3;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化療—惡性生殖細胞腫瘤
EBP
VP16 80~100mg /m2 /d , iv drip, d1-d5
BLM 45mg或平陽霉素40mg,分3天iv, d1~d3;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或DDP65~70 mg/m2, iv drip 或 ip,d1)
▪ VBP
VCR 1mg iv d1 d2;
BLM 45mg或平陽霉素40mg,分3天iv, d1~d3;
Carboplatin AUC=5~6, iv drip 或 ip,d1
復發(fā)性、難治性卵巢癌的化療
復發(fā):經過治療達到臨床完全緩解,半年后再次出現(xiàn)腫瘤。
未控:患者達臨床完全緩解后,半年之內再次出現(xiàn)腫瘤。
難治:經過連續(xù)兩種化療方案沒有持續(xù)性臨床獲益。
鉑耐藥型、鉑部分敏感型、鉑敏感型
復發(fā)性、難治性卵巢癌的化療(續(xù))
復發(fā)病灶經評估能再次切除者,一般應先行再次細胞減滅術;術后按復發(fā)類型,并可適當參考腫瘤細胞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化療方案。根據再次細胞減滅術的滿意度決定療程數(shù)。
不能再次手術切除病灶者,根據復發(fā)類型選擇二線化療方案。經化療后腫瘤縮小或局限,爭取行再次細胞減滅術,或局部加放射治療。
卵巢癌復發(fā)的跡象和證據
腫瘤標志物升高;
出現(xiàn)胸腹水;
體檢發(fā)現(xiàn)腫塊;
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腫塊;
不明原因腸梗阻。
CA125水平升高的處理
從出現(xiàn)CA125升高到出現(xiàn)臨床復發(fā)中位時間為2-6月
從未化療:作為新診斷病例處理—影像學檢查、細胞減滅術
接受過化療:他莫西芬、其他激素類藥物;參加臨床試驗、觀察直至臨床出現(xiàn)癥狀、按照復發(fā)腫瘤立即治療。
二線化療方案的選擇原則
無標準的化療方案;
初次化療療效可作為參考;
患者的意向和經濟狀況。
可供選擇的二線化療藥物
Topotecan;紫杉醇;六甲嘧胺(HMM);異環(huán)磷酰胺(IFO);鬼臼素(VP16);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吉西他濱(Gemcitabine);脂質體阿霉素;草酸鉑;培美曲塞;托泊替康等。
對鉑類和紫杉醇治療失敗患者的補救治療方案(1)
1. Topotecan單藥
1.25mg/m2日,靜脈滴注,連用5天。
2.Topotecan+草酸鉑(卡鉑、DDP耐藥者仍可選用)
Topotecan 1.25mg/m2/日,靜脈滴注,連用4天;草酸鉑總劑量130mg/m2,分1-3天,靜脈滴注或區(qū)域動脈灌注。
3. IH方案
HMM 260mg/m2/日x14天;
IFO2g/m2/日x2天,靜脈滴注。
Mesna 400mg/m2/次+NS 4ml 給IFO的同時及之后第4、8小時,靜脈推注。
對鉑類和紫杉醇治療失敗患者的補救治療方案(2)
4. IFO+吉西他濱
IFO 2g/日x 3天,靜脈滴注,d1~d3
配伍使用Mesna,用法同上。
吉西他濱總量1000mg/m2 d1,靜脈滴注。
5. 鬼臼乙叉甙(VP16)
VP16 50~100mg/m2,口服,每天一次,連用3周為一療程。
靶向藥物治療
貝伐單抗
內分泌治療
阿那曲唑、來米唑、亮丙瑞林、醋酸甲地孕酮、他莫西芬
放射治療
♣ 為手術和化療的輔助治療;
♣ 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顆粒細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癌也有一定敏感性。
♣ 外照射:適用于殘余灶直徑<2cm, 無腹水、無肝、腎轉移。
♣ 內照射:指腹腔內灌注放射性核素,常用32P,可使腹膜及大網膜受到外照射不易達到的劑量。
♣ 由于不能夠對上腹部提供有效的放療量而同時又不損傷肝腎功能限制了放療的應用;加之對卵巢功能影響的不可逆性以及新的有效的化療藥物的臨床應用,使得化療逐漸代替了放療。
【預后】
預后與臨床分期、組織學分類及分級、患者年齡及治療方式有關。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危害:
1. 早孕時腫瘤嵌入盆腔引起流產;
2. 中期妊娠易并發(fā)蒂扭轉;
3. 晚期妊娠可導致胎位異常;
4. 分娩時腫瘤易發(fā)生破裂,腫瘤位置低可梗阻產道導致難產;
5. 妊娠時盆腔充血,可使腫瘤迅速增大,并促使惡性腫瘤擴散。
診斷
癥狀一般不明顯,除非有并發(fā)癥存在;
早孕時三合診可查得;
中期妊娠以后不易查得,需依靠病史及B超診斷。
治療
早孕合并卵巢腫瘤,以等待至妊娠3個月后進行手術為主;
妊娠晚期發(fā)現(xiàn)者,可短期等待至足月,行剖宮產時同時切除腫瘤;
若已診斷或疑為卵巢惡性腫瘤,均應盡早手術,其處理原則同非孕期。
卵巢腫瘤的護理ppt:這是卵巢腫瘤的護理ppt,包括了卵巢腫瘤概述,卵巢上皮癌,卵巢上皮性交界瘤,生殖細胞腫瘤,性索間質腫瘤,轉移性癌,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測試題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卵巢腫瘤免費PPT:這是一個關于卵巢腫瘤免費PPT,這個PPT包含了惡性的性索間質腫瘤治療 ,卵巢非上皮性腫瘤,卵巢轉移性腫瘤,巢庫肯勃格氏瘤,預后,預防,Question,組織分類,常見卵巢腫瘤,轉移途徑及分期,并發(fā)癥,良惡性鑒別,治療等內容。卵巢腫瘤在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未產的婦女發(fā)病率高,而分娩次數(shù)多,哺乳和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發(fā)病危險減少。這種“不斷排卵”致癌學說,認為排卵造成卵巢上皮細胞的損傷,反復損傷和修復過程促發(fā)癌變。遺傳因素:是近年來研究的較多的病因之一,多數(shù)病例由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母親或姐妹中有一種或兩種癌患者,本人患卵巢惡性腫瘤的危險性是50%,歡迎點擊下載卵巢腫瘤免費PPT哦。
卵巢腫瘤學習課件PPT模板:這是一個關于卵巢腫瘤學習課件PPT模板,這個PPT包含了了解卵巢腫瘤的組織學發(fā)生分類法,熟悉常見腫瘤的病理和臨床特點,熟悉良、惡性卵巢腫瘤的鑒別診斷,熟悉卵巢腫瘤及常見并發(fā)癥的診斷與處理原則等內容,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占2.4%~5.6%,占第三位,僅次于宮頸癌、宮體癌,死亡率最高,至今缺乏早期的診斷方法,70%患者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是晚期,五年存活率較低,約25%~30%,死亡率高。城市女性卵巢癌的發(fā)病率呈緩慢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 婦女生命的腫瘤,歡迎點擊下載卵巢腫瘤學習課件PPT模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