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玩回憶錄】是紅軟基地為你帶來的《中國電玩回憶錄》里的攻略,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把游戲打通關(guān),快來看看這個攻略吧。
是出于“雙截龍”情結(jié),我買回的第一張卡正是《雙截龍》。起初我是以街機移植的眼光來看這個游戲,覺得畫面較差,感覺也有些古怪,頗有些失望,可是上手之后,便被它獨特的系統(tǒng)、玩法以及版面設(shè)計所吸引。原以為憑我熟玩街機《雙截龍》的功夫,當即便可爆機,誰知一玩之下全不是那么回事,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可以說是一個全新而難度頗高的游戲。它獨有武功升級系統(tǒng),隨著分數(shù)增加,主角招數(shù)會越來越多,甚至超過街機,同時原創(chuàng)版面也大大增加,增加了各種機關(guān),不時給人出乎意料的驚喜。這些都是超越街機版的要素。我也由此第一次領(lǐng)悟到家用機的特點:畫面雖無法同街機相比,卻有許多超越街機的可以讓人反復(fù)咀嚼的趣味性。
這個游戲一共只有三條命,沒有連版(接關(guān)),途中不得加血,也就是說倘若三條命用完便只能退回開頭。以今天的眼光看,這種設(shè)定未免過于苛刻,可在當時,它卻更激起了我的挑戰(zhàn)欲。游戲上手就很難停下,當晚一個通宵苦戰(zhàn),我將其通關(guān),歷盡千難萬險終于見到結(jié)尾畫面,真讓人感動得欲哭。從此我每天操練,在多姿多彩的動作中尋找到無窮樂趣。
不久之后,另一部動作游戲《忍著龍劍傳》又給了我巨大震撼。那如同電影一般的過場動畫,那“一劍封喉”的爽快手感,那極具挑戰(zhàn)的達人難度,堪稱動作游戲之經(jīng)典。多年以后,再看那段膾炙人口的“山頂眺望”場面,依舊能感受到它磅礴的大氣和無與倫比的迫力。
在接觸了大量的8位機游戲之后,我才漸漸明白,原來家用機游戲并不像我原先玩的街機那樣只有動作、射擊、賽車等“武”類型類型,更有許多被稱為“角色扮演”、“戰(zhàn)略模擬”的“文”類型。那時我第一次看到有玩友為了玩《月風魔傳》苦心鉆研迷宮,畫下所有地圖;第一次看到有玩友為玩《英雄列傳》而苦學(xué)日語,記住所有指令……這些在打慣街機的我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但同時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我開始明白,游戲給人帶來的趣味除了火爆刺激,更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文化內(nèi)涵。
很快,8位機開始普及,令無數(shù)人為之瘋狂,買8位機也不再是老板專利,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購買8位機而加入了“電玩族”。經(jīng)常可以聽到某人通宵達旦“打坦克”、“采蘑菇”的“事跡”,也經(jīng)?吹接腥耸种干隙寄コ隽死O。當時市面上游戲種類繁多,每月都有新游戲上市,令人有玩不勝玩的感覺!痘甓妨_》、《綠色兵團》、《科拿米世界》、《燃燒戰(zhàn)車》、《惡魔城》、《沙羅曼蛇》、《革命戰(zhàn)士》、《迅雷行動》、《忍者龍劍傳》、《雙截龍》……一系列經(jīng)典游戲出現(xiàn)在玩家面前。玩家們也漸漸明白,原來游戲軟件公司并不是只有“任天堂”一家,他們在游戲中記住了這些名字:konami,namco,snk,tecmo,technos,dataeast……有意思的是,sega這個日后如雷貫耳的名字,當時卻很少有人知道。盡管當時確有極少量的sega master system(世嘉8位機)流通于市面,但所見者極少。
有了較為穩(wěn)定的玩家圈子,就必然要有游戲輔導(dǎo)材料。當然這個時候還根本沒有“攻略”的概念,也沒有什么人看過港臺或日本的游戲機雜志,不少出版社完全是憑著感覺和經(jīng)驗來撰寫書稿。雖然那些書籍今天看來顯得簡漏粗疏甚至錯誤百出,但在當時無異于石破天驚的里程碑之舉。上海教育出版社編纂的《電子游戲入門》,可以說是引導(dǎo)我日后成為游戲批評家的一部關(guān)鍵書。
在這批電玩狂人分子中,像我這樣從街機族轉(zhuǎn)入的人占了絕大多數(shù),這些人在潛意識中依然向往街機游戲的火爆刺激風格,日后很自然地被風格硬朗的世嘉游戲吸引,成為忠實的世嘉鐵桿。這是后話。
fc一時風靡,引得一些孩子無心讀書,于是風波又起,很快便發(fā)展成為第2次對電子游戲的圍剿。這場批判運動依舊是家長、老師、教育界人士等出來打頭陣,用幾個被游戲“吞噬了心靈”的孩子做反面教材,從“玩物喪志”上綱上線到了“精神鴉片”。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魂斗羅”這個游戲太過有名又容易上口,所以在批判中幾乎都將“魂斗羅”當作了游戲的代名詞,盡管絕大多數(shù)批評者連“魂斗羅”跟“游戲機”是什么關(guān)系都沒搞清。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魂斗羅”簡直就成了洪水猛獸,令很多道貌岸然的人士聞風色變。國內(nèi)主流媒體對游戲無知尚不可怕,可怕的是十年如一日繼續(xù)著這種狂妄的無知。十余年后,當一家正規(guī)媒體將“小島秀夫”說成是“跳舞機創(chuàng)始人”的時候,我已經(jīng)沒有任何驚奇的感覺,只是苦笑輕嘆一聲無奈。 字串9
不過國人確實是有智慧的,不少廠家便從這次對游戲的圍剿中覓得了商機。他們順勢推出“學(xué)習機”,雖然僅僅是由原先的8位機簡單改裝,幾乎沒有什么實用的電腦功能,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時間,正規(guī)媒體紛紛鼓噪:這是開發(fā)兒童智力的正道;一時間,家長紛紛傾囊:學(xué)習機是用來提高學(xué)習成績的,踴躍購買。當然,他們或許忽略了孩子們買了學(xué)習機依舊用來玩游戲的現(xiàn)狀。我國有許多可愛的家長,同樣的一件東西,當他們認為看不到功利的時候就斥之為“精神鴉片”,當這東西改頭換面用“功利”包裝后,他們又將它奉若神明。令人笑不出來的是,這種觀念也同樣延續(xù)到十年之后,那時電腦已經(jīng)普及,由于“電腦游戲”帶了一個“電腦”的帽子,就被主流媒體當作高人一等的貴族。
第2次圍剿大約以部分孩子搞了個“告別游戲機”的儀式收場。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人們確有更多的事情要關(guān)注。玩家群落并未因這場批判而縮減,相反是日益壯大了。
8位機時代是游戲史上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年代,也是鑄就了一代高手的年代。但是這個時代,玩家依舊沒有地位,玩游戲依然被當作一件“不登大雅之堂”之事。
進入90年代初,在8位機如日中天的時候,街機上也是佳作迭出,街機房人氣旺盛,大量過關(guān)動作游戲如《戰(zhàn)斧》、《快打旋風》、《名將》等掀起了新一輪狂潮。很多像我這樣迷戀街機的人,開始對8位機的機能不再滿足。就在這時,世嘉16位機mega drive出現(xiàn)了,它令街機迷們興奮不已……
第三階段 16位機時代(1991年-1994年)
世嘉16位游戲機在日本于1987年發(fā)售,而在中國開始流行,已經(jīng)是1991年。
我第一次看見世嘉16位機,是在一家店鋪。其時正在用md演示《戰(zhàn)斧》,那畫面著實令我大吃一驚:碩大細膩的角色、色彩鮮艷的場景、逼真的音效,居然跟街機幾乎一模一樣!說實話這是我當時見過的移植度最好的家用機游戲。隨后,我又看到了《四天明王》,當主人公疾速穿行在樹林中時,移動的背景居然層次分明,呈現(xiàn)出強烈的立體感。當《忍》出現(xiàn)時,我真的完全被震住了。片頭那個忍者的特寫,電光閃爍,忍者眼神一轉(zhuǎn),輕抬手中長劍,“叮叮”兩聲,兩枚射來的飛鏢被反彈回去……這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就同武打片的場面一般逼真,那種震撼的程度決不亞于若干年后初見《vr戰(zhàn)士》那一刻。
我當即詢問此機名稱,方知其有個好聽的名字“世嘉”,似乎有點像瓊瑤小說里男主角的名字,而原文則是sega。
sega!我依稀記得曾經(jīng)見過這個名字!是的,多年以前在街機房,確實看到過sega這個標記,不過印象不深。現(xiàn)在,sega再次出現(xiàn)在我面前,而且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游戲系統(tǒng)。我端詳這那臺主機,通體黑色,中間一個圓圈圍著卡槽,手柄亦是黑色,比8位機的稍大,上有3個功能鍵,造型極酷。任天堂8位機一看便像個兒童玩具,而這臺主機卻頗像一臺cd唱機,充滿著時髦的感覺。在它的角上,分明有一行白色字符:mega drive。
這就是世嘉md,一臺引眾人走入“世嘉圈”的機器,一臺在日后令人魂牽夢縈永遠難忘的主機!
當時人們根本沒有主機芯片位元的概念,自然不會稱它“16位機”,有一種流行的叫法是“世嘉5代”,令當時的我頗為疑惑不解。我自然沒想到在它前面還有markiii、master system這段歷史。后來有人針對它的卷軸畫面叫它“立體機”,雖說這種稱呼其實并不確切,卻居然很快流行了開去。與之相對,8位機便被叫作了“平面機”。直到現(xiàn)在,在一些玩家嘴里還有“平機”、“立機”的說法,他們自然不是在談?wù)摂?shù)學(xué)。
同樣地,md也是先在私人游戲房出現(xiàn),這種顯然比8位機高出一個等級的機器,每小時的計費自然要貴些,大約8-10元。由于md驚人的效果、完美的街機移植度,頓時成了游戲房最熱門的機種,輪不上玩的人只能排隊等候,一旁的8位機卻冷清了許多。
那時還出現(xiàn)過不少笑話,有玩家在商店看到md絕佳的效果便買了一盤md卡帶,可是家里的機器卻是fc,他不知道這是兩種完全不能兼容的軟硬件,還以為將md卡插上fc后也能工作。md卡帶接腳與fc卡槽自然不匹配,那位老兄奇思妙想,居然將md卡帶接腳兩側(cè)修剪之后,硬生生插入卡槽內(nèi)……結(jié)果自然可想而知。
1991年夏,我大學(xué)畢業(yè),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終于成為自食其力一族。發(fā)工資后,我買了一臺md,從此進入世嘉的世界。
md的機能確實大大超越fc,真正令我在家中感受到街機的迫力!堕W電出擊》華麗的場景、《外星戰(zhàn)將》維妙維肖的勁舞、《忍》灑脫的動作、《怒之鐵拳》變化多端的武功招數(shù)、《索尼克》突破速度極限的快意,《塞納賽車》嚴謹真實的操作感、《火槍英雄》酣暢淋漓的超爽感受……幾乎每一款新作都能帶給人強烈的震撼和無盡的樂趣。
而md的音樂也擺脫了fc濃郁的電子味,代之以華麗磅礴的樂隊感。雖然最早的md機并無立體聲輸出,可是接上耳機卻能盡情享受立體聲音效。那時,我經(jīng)常在深夜戴上耳機,燃起一支煙,細細品味《空牙》的氣勢恢宏、《怒之鐵拳》的強勁搖滾、《光電領(lǐng)航員》的浪漫抒情,《亞克士傳奇》的明快輕靈……
全中文版《三國志列傳》的推出,讓人們感受到了slg戰(zhàn)略游戲的魅力,許多人就是從這個游戲開始進入《三國》之旅,開始迷戀戰(zhàn)略游戲的,也有許多人因為這個游戲而購買了md。不久之后,又一款大作石破天驚問世,又在玩家中掀起狂潮,這便是《大戰(zhàn)略》!洞髴(zhàn)略》吸引廣大玩家連續(xù)幾個月廢寢忘食全心投入,由于盜版卡質(zhì)量低劣,電池壽命短,經(jīng)常使玩家多日的心血毀于一旦,于是又有人發(fā)明了用兩節(jié)5號電池來保持電力的方法。
當時,我對md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何所有的md游戲都顯得有些“壓扁”,人物比例稍稍偏矮,同樣移植街機作品,速度總嫌稍慢?還有許多游戲音樂跟畫面不同步是為何故?直到我發(fā)現(xiàn)了ntsc制跟pal制的區(qū)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原裝的n制md根本不存在上述問題!我當即找朋友將手中的md改回到n制,后來又購買了一臺原裝md2。由此我終于享受到完全的街機感覺,改回n制的md角色更頎長,游戲速度更快,難度也更增強。當時不少玩友來我家,都驚詫于我家的md比他們家的“更像街機”。
逐漸,md成為市面上的主流機種,正是在這個時代,人們開始系統(tǒng)地了解游戲的分類:act、sht、rpg、slg……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介紹游戲攻略的書籍開始漸漸增多,眾望所歸的國內(nèi)第一本電子游戲刊物也呼之欲出。
購買md的人中有不少是成年人,這使得玩家的年齡層無形中有了提高。世嘉族通常都聚集在18-25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歌手王焱是個狂熱的《大戰(zhàn)略》迷,導(dǎo)演張建亞更偏愛md的動作游戲,并影響了許多身邊同事。
1991年的街機廳,capcom的《街霸ii》出現(xiàn),引得玩家如癡如醉,為了成為格斗高手,大家不斷苦練技術(shù)、切磋武功。當1993年md上推出經(jīng)典的《街霸ii’》(12人街霸),這股熱潮就轉(zhuǎn)移到了md上。其時出現(xiàn)的6鍵手柄,因其小巧舒適,手感絕佳,深得格斗迷寵愛。至今,我等老牌玩家依舊認為md6鍵手柄是所有主機手柄中最適合打格斗游戲的。 字串3
此時我已是上影廠編劇,無須坐班,自由度頗大,于是便苦練《街霸》,逐漸深得個中滋味。當小有所成后,便攜帶手柄,如同俠士攜帶自己的兵器一般,四處尋人挑戰(zhàn),以武會友。那時我年少氣盛,追求水銀泄地般酣暢淋漓的攻勢,外出挑戰(zhàn),見識了各種戰(zhàn)術(shù)、領(lǐng)教了各種流派,也結(jié)交了許多朋友。這朋友一做便是10年。10年后,我們?nèi)匀荒贸鰉d切磋《街霸》,回憶著當初“笑傲江湖”的歲月。
我買原裝軟件的習慣也是在那時形成的。那時有一些商店出售原裝md卡,如同錄像帶一般的包裝、精美的說明書、有保證的質(zhì)量,使得原裝卡帶極具收藏價值。此后幾年,我陸續(xù)收集了30余盒原裝md卡帶,《怒之鐵拳三部曲》、《忍ii》、《大戰(zhàn)略》、《幽游白書╠╠魔強統(tǒng)一戰(zhàn)》、《街霸》等諸多經(jīng)典一網(wǎng)打盡,這些軟件成為我的一筆價值不菲的收藏。
1993年底,任天堂的16位機也開始在中國出現(xiàn)了,這就是super family computer,簡稱sfc。sfc初出,艷麗柔和的色彩、放縮回旋機能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商場里也出現(xiàn)了sfc的專賣柜臺,宣傳攻勢鋪天蓋地。
我購得一臺sfc,與md做詳細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機器確有不同感覺。同樣移植街機游戲,總覺得md移植度更高些,其實sfc要比md渲染得更華麗,可似乎就是缺乏街機的那種“硬派”感覺。此外我也發(fā)現(xiàn),md上多的是動作、射擊、賽車游戲,而sfc上有大量的日式rpg。md上永遠不會出現(xiàn)“任天堂”、“史克威爾”公司的作品,sfc上也永遠不會出現(xiàn)“世嘉”標記?偟母杏X,md像街機,而sfc卻更像“家用機”。
很快,sfc也形成了一個玩家圈子。sfc上的日式rpg吸引了相當一部分此類游戲愛好者,但更重要的是sfc可以使用磁碟機,將游戲拷成3.5英寸軟盤。軟盤價格便宜,又可以反復(fù)錄制,這對希望玩到大量游戲而又囊中羞澀的玩家來說不啻于福音。一時間許多人迷上了sfc,更有人賣掉md去買sfc,這種狀況若干年后又在ss和ps身上重演。有不少從sfc開始認識游戲的人,其對游戲的口味自然不同于那些從街機起家的人。玩家分流,從那時便悄悄開始了。
那時吹捧sfc的文章很多,但是不少有誤導(dǎo)之嫌,有的用n制的sfc同pal制的md作比較,更有人甚至將sfc說成32位機。當時我與葉偉已是小有名氣的游戲批評人,覺得有必要出來一正視聽。于是,在仔細分析了sfc和md的各項機能之后,撰寫了《超任與世嘉機能之比較》一文。此文一出,立即在江湖上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引起一場大辯論。其時當時雙方都有矯枉過正的做法,但辯論終使大家知道了“卷軸”、“時鐘頻率”、“fm音源”、“pcm音源”等名詞,也吸引大家去了解硬件機能,由感性的玩家向理性的分析家轉(zhuǎn)變。
那場辯論之后,開始逐漸形成“世嘉派”和“任天堂派”兩個派別。其實,造成分流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機能,而是游戲風格。
從日本情況看,sfc推出后很快就打垮了md?墒窃谥袊琺d卻始終沒有輸給sfc。
世嘉與任天堂之爭貫穿于16位機時代的全盛期,這個時代也是電子游戲在中國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游戲圈,來自港臺的稱法“電玩”,也逐漸變成了電子游戲的正規(guī)名稱。隨著《game集中營》等一批電子游戲雜志的普及,電子游戲逐漸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盡管期間仍然有數(shù)次對電子游戲的批判,但電子游戲成為一種被大眾接受的娛樂方式已不可避免。歷經(jīng)十余年苦難,電子游戲玩家似乎終于迎來了陽光。
16位機時代后期,一種真正“跟街機完全相同”的主機也開始出現(xiàn)在國人面前,這就是snk公司的meo geo。這臺在日本于1990年即誕生的主機,在我國卻更多的是以改裝街機的面目出現(xiàn)。私人購買neo geo主機的極為罕見,在家里用大搖桿玩著原汁原味的《侍魂》、《格斗之王》等,顯得十分有氣派。neo geo分為卡帶版和cd版兩種,cd的讀盤時間之長,實在令人忍無可忍。日后,當下一代主機紛紛使用cdrom時,玩家最期待的東西之一,便是盡量縮短讀盤時間。
1993年,namco在上海開設(shè)第一家游戲房,令國人領(lǐng)略到正宗日式游戲房的風味,寬敞的空間、舒適的環(huán)境、兒童成人分區(qū)的設(shè)計,同以往骯臟凌亂的私人游戲房截然不同。“上海南夢宮”有著文化局背景,它的出現(xiàn)使得游戲房的形象有所改變。不久,“南夢宮”開出數(shù)家連鎖店,sega也開了店,2元或1元1枚游戲硬幣的消費水準也逐漸被大眾接受,街機業(yè)出現(xiàn)了一片新的繁榮景象。 字串8
那個時代手掌機也發(fā)展迅速:game boy,game gear,pc gt……各種掌機,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能力,讓玩家有更大的挑選余地。
不久,世嘉推出了mega cd,這是玩家第一次玩到使用cdrom作載體的游戲,其后,能將md提升到32位機的32x也出現(xiàn)了。世嘉不斷更新硬件,固然給人不斷帶來新奇,但也使人對世嘉的穩(wěn)定性產(chǎn)生了懷疑。但世嘉迷們也許不會想到,這種懷疑將在未來歲月被一次又一次地證實,最終成為世嘉迷們心口永遠的痛。
《中國電玩回憶錄》這篇文章屬于單機攻略欄目,由紅軟基地網(wǎng)友分享于2016-07-06,本文網(wǎng)址為:http://piola.cn/wenzhang/1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