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5.29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lipeier
- 上傳時間:
- 2018-10-04
- 素材編號:
- 214176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大慶鐵人精神ppt,包括了“鐵人”王進喜,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與寶貴價值,學習鐵人精神,做優(yōu)秀共產黨員,鄧小平在井場聽王進喜匯報,鐵人精神的“詮釋性內涵”,艱苦奮斗,不知疲倦的生命活力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大慶鐵人精神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學習鐵人精神 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共肅州區(qū)委黨校 張謹 一、“鐵人”王進喜二、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與寶貴價值三、學習鐵人精神,做優(yōu)秀共產黨員 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討飯,10歲給地主 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玉門礦招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先后任司鉆、隊長等職。 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任貝烏五隊(1205隊前身)隊長。11月,在玉門油田試驗鉆機“整拖搬家”成功。 1958年9月,王進喜帶領全隊月鉆井進尺5009.3米,創(chuàng)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鉆井隊”稱號。 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光榮出席了全國工人群英會。群英會期間,他得知東北發(fā)現了大油田,異常興奮,找到當時的石油部領導,積極要求參加石油大會戰(zhàn)。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zhàn),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 裝鉆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鉆,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 1960年4月,會戰(zhàn)指揮部先后兩次號召全體會戰(zhàn)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4月29日,王進喜參加“五一”萬人誓師大會,喊出“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7月1日,在油田萬人大會上,被樹立為“五面紅旗”之一。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yī)治無效逝世,年僅47歲。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母親何占信,父親王金堂。40歲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個男孩子,心里非常高興。按照當地的習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篩子放在秤上一稱整好十斤,于是就給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長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譜往下排,起名王進喜,希望他歡歡喜喜去上學,學到本領后重整家業(yè)。 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王進喜受盡苦難。1929年,玉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災荒。為了活命,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 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金堂被強迫出勞役。9歲的王進喜讓父親坐在牛車上,趕車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10歲的王進喜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妖魔山給地主放牛。 王家有幾畝地被區(qū)長以借為名長期霸占。12歲的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 14歲時,為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干著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但他不甘屈辱,奮起反抗。王進喜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后,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斗爭方法,培養(yǎng)“耐力”。王進喜心中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 1949年9月25日,玉門解放。1950年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 從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進喜一直在老君廟鉆探大隊當鉆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種雜活搶著干。他說,黨把我們當主人,主人不能像長工那樣磨磨蹭蹭、被動地干活。 艱苦的鉆井生產實踐,鍛煉了他堅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先進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個里程碑。 入黨不久,王進喜擔任了貝烏5隊隊長,帶領貝烏5隊在石油工業(yè)部組織的以“優(yōu)質快速鉆井”為中心的勞動競賽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口號,創(chuàng)出了月進尺5009.3米的全國鉆井最高紀錄。 10月,王進喜到新疆克拉瑪依參加石油工業(yè)部召開的現場會。余秋里部長、康世恩副部長把一面“鉆井衛(wèi)星”紅旗頒發(fā)給他。貝烏5隊被命名為“鋼鐵鉆井隊”,王進喜被譽為“鉆井闖將”。 1959年9月,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被選為建國 10周年國慶觀禮代表和全國“工交群英會”代表。王進喜參觀首都北京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背著“煤氣包”,才知道國家缺油,他感到一種莫大的恥辱,從此,這個“煤氣包”成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zhàn)打響。玉門闖將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于3月25日到達薩爾圖車站,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鉆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里、這里的鉆井紀錄是多少,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對極端困難和惡劣環(huán)境,會戰(zhàn)領導小組作出了學習毛主席《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王進喜組織1205隊職工認真學習“兩論”。通過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1205隊的鉆機到了,沒有吊車和拖拉機,汽車也不足。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鉆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脑。井架立起來后,沒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鉆。 薩55井于4月19日勝利完鉆,進尺1200米,首創(chuàng)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1960年4月29日,1205鉆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于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fā)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 余秋里得知后,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zhàn)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zhàn)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4月29日,“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成為大會戰(zhàn)樹立的第一個典型,成為大會戰(zhàn)的一面旗幟。 號召一出,群情振奮,戰(zhàn)區(qū)迅速掀起了“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zhàn)立功”的熱潮。 1960年7月1日,會戰(zhàn)指揮部召開慶祝建黨39周年和大會戰(zhàn)第一戰(zhàn)役總結大會,突出表彰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被樹為大會戰(zhàn)的“五面紅旗”。一個鐵人前面走,千百個鐵人跟上來。大會戰(zhàn)出現了“前浪滾滾后浪涌,一旗高舉萬旗紅”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連續(xù)創(chuàng)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chuàng)造了6項高紀錄。 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zhàn)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 王進喜是吃苦耐勞的實干家,也是科學求實的典范。在科技領域,他以“識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刻苦學習,帶領工人們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創(chuàng)出一個又一個優(yōu)異的成績。 1961年2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鉆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負責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個鉆井隊。他經常身背干糧袋,騎著摩托車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場,調查研究,檢查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當了大隊長后,他深感沒文化開展工作困難,拜機關干部為師,抓緊一切機會學文化。他說:“我認識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鐵人已經可以獨立地看報、讀文件、學“毛選”,甚至可以列出簡單的發(fā)言提綱了。 王進喜學習技術知識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他說:“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他帶領工人們不斷地從實際需要出發(fā)搞技術革新。 為提高鉆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動滑車。為打好高壓易噴井,他帶領工人研究改進泥漿泵。為提高鉆井質量,他和科技人員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鉆井法”。他還在多年的鉆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鉆井絕技”,能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鉆頭磨損情況。 他對待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經常向工人強調:“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 1961年春,部分井隊為了追求速度,產生了忽視質量的苗頭,連鐵人帶過的1205隊也打斜了一口井。為了扭轉這種情況,4月19日,油田召開千人大會,對鉆井質量問題提出嚴肅批評,這個日子被人們稱為“難忘的四•一九”。事后,已擔任大隊長的王進喜帶頭背水泥,把超過規(guī)定斜度的井填掉了。他說:“我們要讓后人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干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工人和家屬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和家人卻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他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1964年年底,他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大會并代表工人做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發(fā)言,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從北京回來后,他依然保持謙虛謹慎的習慣,說,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 他一邊參加勞動一邊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工人的實際問題,成為大家的知心朋友。 他看到天冷時工服不保暖,工人挨凍,就到縫補廠建議把棉工褲后腰加高加厚,給工人做皮背心和皮護膝。鉆井生產、生活特別是住房、吃糧面臨困難時,他利用工余時間帶領職工和家屬開荒種地,燒磚、割葦,蓋“干打壘”住房,讓工人和家屬“吃飽肚子去會戰(zhàn)”,“回來有個窩”。大隊駐地離市鎮(zhèn)比較遠,工人和家屬買糧、郵信、看病都不方便,他又帶領職工家屬想方設法辦起了商店、糧店、郵局、豆腐坊、衛(wèi)生所等,建起了設施比較齊全的生活基地。 鉆工子女沒處上學,整天在荒原上玩耍,他帶領人們在大隊機關附近支起一頂帳篷,建起了大隊級第一所小學——帳篷小學。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王進喜,把這所小學命名為“鐵人小學”。 鐵人王進喜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鐵人家是個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還要上學。為了維持全家生計,王進喜叫老母親管賬,精打細算過日子。會戰(zhàn)工委和各級黨組織都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的情況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長期補助”,但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 他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公仆形象。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鉆井指揮部副指揮。 1965年7月,在石油工業(yè)部第二次政工會上,王進喜應邀作了報告,他在發(fā)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讓我們國家省省有油田,管線連成網,全國每人每年平均半噸油”的奮斗目標 1969年2月,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成立,王進喜擔任副組長。1969年4月,黨的“九大”在北京召開。王進喜作為大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并當選中央委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1969年7月,集中30多人,成立了廢舊物資回收隊,帶領工人們風里雨里,為國家回收散失的廢舊物資。形成了今天仍被我們頌揚的“回收隊精神”。 1970年春節(jié)前,王進喜受周總理委托,到江漢油田慰問,并做了大量的解放干部、穩(wěn)定隊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全國石油工作會議在玉門召開。王進喜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大會。他在會上大聲疾呼要恢復光榮傳統,充滿信心地提出“大慶產量要上四千萬噸,全國產油一億噸”等一系列遠大的奮斗目標,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 玉門會議期間,王進喜胃病發(fā)作。后經解放軍301醫(yī)院檢查確診為胃癌晚期。病中的鐵人心里想的仍然是油田生產建設和廣大職工家屬。 1970年10月1日,王進喜抱病參加國慶觀禮,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檢閱游行隊伍。 國慶節(jié)剛過,鐵人的病情急劇惡化。 病榻上,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同志。打開紙包,里面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和一張記賬單,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沒有動。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臨終前,弟弟王進邦守候在病榻邊,王進喜手拿300元錢交給他,強忍劇痛,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看情況,我可能看不到咱媽了,媽這一輩子很苦,你就多替我盡孝道吧”。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醫(y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鐵人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與寶貴價值一、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是對以王進喜為代表的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崇高思想、優(yōu)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國工人階級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結合,也是我們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二、鐵人精神的形成 1.鐵人成長在赤金。1923年出生于玉門赤金,1938年到玉門油礦當學徒。1950年成為新中國第一批石油工人。 2.鐵人精神形成在玉門。1950-1956-1960年, 3.鐵人精神發(fā)揚光大在大慶。(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zhàn)成典型,1970年在北京病逝) 4、鐵人精神的傳承在全國各行各業(yè)。 三、鐵人精神內涵目前在思想理論界大家對“鐵人精神的內涵”大體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認為鐵人精神內涵就是理論界比較常見的提法,一般在理論文章中表述為:鐵人精神是“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另一種看法最早見于2003年《求是》雜志第17期上的文章《鐵人精神:推進企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這是2003年思想理論界紀念鐵人王進喜誕辰80周年活動中對什么是“鐵人精神”的最具權威性的提法。另外一些研究者,基本上是把這“五種精神”看作是鐵人精神一種定義式的高度概括。 五種精神: 1、“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 2、為“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3、干事業(yè)“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 4、“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對工作精益求精,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 5、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干的“老黃牛”精神。 鐵人精神的“詮釋性內涵” 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常委、企業(yè)文化部部長韓福魁同志在研究中對“鐵人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他在《漫談學鐵人》、《再談學鐵人》和《三談學鐵人》這三篇文章中,將鐵人精神概括為17種精神和1種方法,即自信精神、創(chuàng)業(yè)精神、主人翁精神、求實精神、苦學精神、冠軍精神、愛國精神、節(jié)儉精神、公仆精神、友愛精神、律己精神、“叫真”精神、奮進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超前精神、奉獻精神、樂觀精神及思辨方法。 馬英林在《從鐵人精神到“三相文化”》( “三相”即大慶煉化創(chuàng)造的“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一文中認為,“‘三相’文化傳承了鐵人精神當中的優(yōu)秀文化品格,它把鐵人精神中最積極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因素’給予新的解釋,并加以消化、接納,變?yōu)樽约荷谢畹?lsquo;文化因子’”。 大慶精神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馬英林和靜德純二同志在他們研究鐵人精神的文章中也對鐵人精神的內涵做過比較細致的詮釋。 馬英林認為,“鐵人精神中最積極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因素’”有八個,即崇高的精神信仰、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厚重的情感寄托、科學求實的思想作風、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勤奮刻苦的工作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不斷進取的創(chuàng)造意識。 人們?yōu)槭裁磿䦟﹁F人精神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呢?是因為鐵人精神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人們對它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哲學、倫理學、美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準備。再加上人們的社會閱歷上的差異性等因素,人們對“鐵人精神的內涵”的理解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 我們對待鐵人精神要有一個正確的立場和基本的態(tài)度。只要在這個立場和態(tài)度沒有錯的前提下,要大膽地鼓勵人們對鐵人精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特別是要有原創(chuàng)價值的研究。什么是這樣的正確立場和基本態(tài)度呢?一是要認可鐵人王進喜同志的四個歷史價值定位: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杰出典范,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民族英雄。二是要認可鐵人精神的三個價值定位:鐵人精神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政治資產、文化資源。三是認可鐵人精神對中華民族精神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的價值定位:鐵人精神是我們民族前進中必須高舉的一面崇高旗幟,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綿延”,鐵人精神的境界、氣派和襟懷及其所蘊涵的崇高人格范式和內在永遠旺盛的生命活力都達到了民族精神發(fā)展的一個時代所要求的應有高度。 “五種精神”的提法基本概括了鐵人精神的本質性的東西,比較簡潔明了,又富有歷史感,這可以當作一個政治共識的問題。可以把“五種精神”的提法稱之為鐵人精神的“基本內涵”。 鐵人精神的“詮釋性內涵” “詮釋性內涵”是個性化的勞動,只要堅持對鐵人精神的“三個認可”的正確立場和基本態(tài)度,就應該予以鼓勵、倡導和支持。 王進喜對工人婚姻問題也是十分關心,被工人們稱之為“熱心紅娘”。 鉆井工人逐油而遷,總是到最偏遠最荒涼的地方打井,因此找對象非常困難。當時,鉆井工人自嘆:“鉆井工人一聲吼,找個老婆沒戶口”。王進喜對這件事特別著急,在玉門青草灣打井時,王進喜看司機孫秉科老大不小了,就把同鄉(xiāng)王惠珍介紹給他。 今天已退休的孫秉科回憶起這段往事,仍對王進喜充滿感激之情。大戰(zhàn)白楊河時,王進喜跑大隊特別勤,看中了大隊會計陳竹君,就介紹給本隊司鉆鄭茂昌。現在一談起往事,鄭茂昌就說:“我的婚事是老隊長包辦的。”充滿了甜蜜和自豪。 王進喜熱愛人民群眾,熱愛自己的隊友,也熱愛自己的家人。 王進喜在母親的眼里是個孝子。他的母親何占信老人,為人慈善,性格開朗,知情達理,治家有方。王進喜對父親在舊社會受過許多苦,剛解放就去世終生抱恨,把一腔孝心都獻給了母親。 他在外打井,無論怎么忙,也要擠時間回家看望母親。一次,在北京開會,有人給王進喜一個桃子,王進喜帶回來給母親。 他經常向愛人王蘭英講家史,說母親為這個家吃了不少苦,這輩子不容易,一定要孝順她老人家。王蘭英是孝順的兒媳,家里細糧、豆油都留給婆母,愛吃什么就做什么。婆母愛干凈,王蘭英就每晚給老人洗腳,經常洗澡擦背。20多年婆媳和睦相處。 王進喜有一弟二妹,大妹妹王進蓮曾接自己班拉父親要過飯,小小年紀就嫁出家門為自己換了親。對這,王進喜一輩子都沒有忘記。二妹妹王立,弟弟王進邦都是在哥哥王進喜的關心下完成了學業(yè),成為了國家的有用之材。王進喜對自己的幾個孩子愛得深、要求嚴。鐵人自己下決心當好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石油事業(yè)艱苦奮斗一輩子,也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熱愛大油田,從小立志當個好石油工人。 一、“鐵人”王進喜二、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與寶貴價值三、學習鐵人精神,做優(yōu)秀共產黨員 (一)終始如一,真誠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信仰 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并以此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動指南,他是一個人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根本準則和態(tài)度。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信仰是鐵人精神思想內涵的核心部分,它是鐵人精神的“靈魂”和“根脈”,它決定了鐵人精神的襟懷和視野。 大慶詩人龐壯國在《鐵人與中國》這首詩中形象而生動地闡述了鐵人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血肉關系。他寫道:“鐵人即鐵的中國/用血肉之軀撞裂冰層”,“那個漢子摔開拐杖/其實是古長城摔開漫長的蹣跚與疼痛”,“他脫掉羊皮厚襖/其實是黃河脫掉冬天的渾濁和沉重。”因為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人民才在精神上獲得了解放,所以“鐵的中國”是指有了“鐵的信仰”的中國。同樣,有了“鐵的信仰”的人,才會成為“鐵人”,才會有“鐵的精神”。(二)矢志不渝,壯懷激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鐵人精神為什么永遠給我們無盡的力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總是用火熱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我們。對于鐵人王進喜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豐富內容韓?驹鲞^細致的研究。他說王鐵人的愛國,既是轟轟烈烈的,更是扎扎實實的;既是刻骨銘心的,更是披肝瀝膽的。 他在《學習鐵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一文中十分清楚地從三個方面說明了鐵人王進喜愛國主義精神的主要內容。 ①王鐵人的愛國是傾心愛國,傾其全部身心熱愛自己的偉大祖國。在大慶會戰(zhàn)初期,面對生活、生產那樣多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鐵人說“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 ②王鐵人的愛國是敬業(yè)愛國,通過自己的事業(yè)的大成表達對祖國的大愛。鐵人愛國非常講究實際,反對空談,他斥之為“不干,半點馬列也沒有!” ③王鐵人的愛國,是一種最高境界。他不但自己全身心愛國,而且苛求家眷、親人全方位愛國,明確要求“公家的錢一分不能沾”。(三)積極向上,樂觀負責的人生態(tài)度 這種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源于鐵人的豁達樂觀的人格。大慶會戰(zhàn)初期,條件十分艱苦,生活十分艱苦,而鐵人卻充滿了樂觀主義的精神,他在石油會戰(zhàn)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詩句。“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艱苦而有價值的勞動,是鐵人的最大的享受和快樂。ㄋ模﹫匀滩话危瑹o難不克的意志品格 堅忍不拔,無難不克是鐵人王進喜的鮮明品格。這種良好的意志品格在玉門油田“爭上白楊河”這件事中就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1958年初,玉門礦務局為貫徹“努力發(fā)揮老油田潛力,積極勘探開發(fā)新油田,發(fā)揮基地作用”的戰(zhàn)略部署,組織一批先進隊“大戰(zhàn)白楊河”。 當時幾個著名的標桿隊參加了這場鉆井“大戰(zhàn)”。力圖在解決“鉆井速度低”這個老問題上有個大突破。而像王進喜的貝烏5隊這樣“一般的”先進隊則被安排在“大戰(zhàn)”之外。過了“七一”,在一次調度會上王進喜提出要搬家上白楊河大干一場。 他找大隊長和局長焦力人都沒有同意,最后,在市委書記劉長亮的支持下才闖進了白楊河。正是在白楊河的“大戰(zhàn)”中開始磨煉出一支“鐵”的隊伍。 (五)積極、刻苦,認真、犧牲的工作精神 最能表現鐵人王進喜積極刻苦的工作精神的是鐵人留給我們的“三個經典故事”:“人拉肩扛”、“端水打井”、“帶傷跳泥漿池壓井噴”這三個經典故事。 這三個經典故事是我們整個民族積極刻苦,認真、犧牲的工作精神最光彩的縮影,是永遠不朽的樣板。只有崇尚勞動,崇尚生產型人格的民族才可能成為一個永遠進取,永遠朝氣蓬勃的民族。鐵人王進喜良好的工作精神是我們永遠前進的旗幟。 (六)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鐵人王進喜是一個工作最講認真的人,是一個極端負責任的人。他說“對油田要負責一輩子”,“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后代的檢查”。 他在工作中“猛如老虎細如繡花”。他不管做什么事情總是事先認真謀劃,注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鉆井中,他曾多次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鉆頭使用情況、杜絕事故發(fā)生。工人們都說他是“鉆機的醫(yī)生”、“井下的壓力表”、“泥漿的體溫計”。(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鐵人王進喜從小家里窮,沒有讀過書,但他卻是一個認真學習,不斷地從實踐中培養(yǎng)自己的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的人,鐵人帶領他的戰(zhàn)友們?yōu)槭裁茨軌蛴?0~50年代的落后的設備在60年代打出那樣多、那樣高水平的鉆井,雙倍地實現了他的“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宏偉目標。就在于他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 他用大量的點滴時間和精力,及時地、充分地收集、比較和研究了眾多鉆井隊生產實踐的豐富材料,總結出經驗和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用于自己的鉆井隊的生產實踐。特別是以后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zhàn),又比較注意學習了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進一步提升他的哲學思想素養(yǎng)。他把自己的實事求是的思想作了最樸實的表述:“白饃饃是蒸出來的”,“天上掉餡餅也要用手去接。” (八)奉獻人民,自強不息的價值追求 “二十年呵,你走了卻又日日夜夜把大家的冷暖記在心窩二十年啊,不老的是你的精神那只鋁盔還在井架上閃閃發(fā)光那盞馬燈還在夜空中光芒四射那只剎把還在荒原上挾風劈雨那件老羊皮襖還在風雪里溫暖著北國二十年呵,這寶貴的二十年是缺油、缺血的中國讓你把人生慷慨地壓縮二十年呵,生命無法再生的二十年是需要擺脫貧窮落后的華夏神州教你把血肉與力量提前支付給祖國。” (九)感恩社會,摯愛大眾的道德人格 熱愛人民是鐵人最真摯的道德情感。他出身于一個貧苦的勞動人民家庭,和勞動人民有著天然的聯系。 從他6歲領著父親要飯開始就飽嘗著人世間的冷暖。當他用一只6歲幼童的手,把一個干裂的討飯要來的饅頭,在家鄉(xiāng)的河里泡軟后,送給父親吃的時候,他就開始蒙朧地思索著貧窮是多么可怕。“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我就不相信石油都埋在洋人腳下。”他把熱愛人民和熱愛國家的情感,化作不竭的力量,不斷去為人民創(chuàng)造輝煌的業(yè)績。(十)艱苦奮斗,不知疲倦的生命活力 作為一名跨入21世紀的共產黨員,我們更要學習鐵人精神,發(fā)揚鐵人精神,在工作中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真正的做到愛崗敬業(yè)。 努力鉆研業(yè)務知識,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更新,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要勇于在工作中創(chuàng)新,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見解。 增強黨員黨性修養(yǎng),持續(x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習鐵人的崇高精神和優(yōu)秀品質,對照鐵人找差距,發(fā)揮先進性,與時俱進,奮發(fā)有為,積極進取,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ppt:這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ppt,包括了鐵人王進喜事跡,不分你我他,義務裝卸隊,破冰取水保開鉆,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鐵人”是群眾送給王進喜的稱號,王進喜榮獲甘肅省勞動模范光榮稱號,建國十周年的大典,群英會傳喜訊,東北發(fā)現大油田,王進喜語錄,在大慶油田發(fā)現5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這是我們的誓言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鐵人王進喜ppt:這是鐵人王進喜ppt,包括了王進喜(1923~1970年) ,勞動模范,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鉆探工人,被譽為“鐵人”的王進喜和他領導的隊員正在用身體攪拌水泥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大慶精神鐵人圖片PPT:這是一份關于大慶精神鐵人圖片PPT。大慶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等內容。大慶,別稱油城、百湖之城,是黑龍江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是黑龍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 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地級城市第11位,中國城市財力50強,新二線城市。大慶市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綠色油化之都 ”之稱,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首批安全發(fā)展示范城市試點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大慶市是中國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大慶油田所在地;是一座以石油、石化為支柱產業(yè)的的著名工業(yè)城市。工業(yè)產值達到東北第二位,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其著名景點有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石油文化公園、油立方(原世博會石油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