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98 M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7-02
- 素材編號:
- 199872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班圖拉的行為主義理論ppt,包括了主要內(nèi)容,早期行為主義心理學,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建立條件反射的條件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班圖拉的行為主義理論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
主要內(nèi)容:
行為主義學習論的興起(經(jīng)典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
社會學習理論
第一節(jié) 早期行為主義心理學
一、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
反射:有機體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參與下,對內(nèi)外環(huán)境刺激做出的規(guī)律性回答。
非條件反射是先天遺傳的不學而能的反射。
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反射。
食物(非條件刺激) 分泌唾液(非條件反應)
鈴鐺(條件刺激) 分泌唾液(條件反應)
1、無條件刺激物與條件刺激物同時結(jié)合成為條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條件反射。
2、要讓條件反射持續(xù)存在,就要不時的把無條件刺激和條件刺激結(jié)合。
理論的應用:如何讓小狗一看電視就分泌唾液?條件學習前
非條件刺激(UCS) 非條件反應(UCR)
條件刺激(CS) 不能引出UCR
條件學習中
非條件刺激(UCS)+ 條件刺激(CS)
非條件反應(UCR)
條件反應形成
條件刺激(CS) 條件反應(CR)
恐懼癥的形成原因:建立了某種刺激—反應
二、桑代克的聯(lián)結(jié)主義心理學
其學習理論:
1、桑代克據(jù)此認為,學習的實質(zhì)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lián)結(jié)。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lián)結(jié),心即是一個人的聯(lián)結(jié)系統(tǒng)。” S R
2、試誤說
3、學習定律
三條學習定律:
(1)準備律
準備律是反應者的一種內(nèi)部心理狀態(tài)。一切反應是由個人的內(nèi)部狀況和外部情境所共同決定的。
(2)練習律
練習律的實質(zhì)就是強化刺激與反應的感應結(jié)。
(3)效果律
強調(diào)個體對反應結(jié)果的感受將決定個體學習的效果。
三、華生
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lián)結(jié)。
行為是學習者對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 他把環(huán)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
『給我一打的兒童,我保證可以隨機的訓練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藝術(shù)家或是乞丐和賊!
學習即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jié)(華生、桑代克)
應用:
系統(tǒng)脫敏法
滿灌療法
厭惡療法
系統(tǒng)脫敏法
恐懼癥、焦慮癥
原理:
刺激————恐懼(焦慮)
刺激————放松情緒
步驟:
一是放松訓練。以全身肌肉能迅速進入松弛狀態(tài)為合格。
二是等級建構(gòu)。將引起病人焦慮反應的具體情景按焦慮層次順序排列。
三是脫敏。進入系統(tǒng)脫敏過程,進行焦慮反應與肌肉放松技術(shù)的結(jié)合訓練。
厭惡療法
適應癥:戀物癖、過度吸煙、吸毒、酗酒、強迫癥、肥胖癥、同性戀等。
基本原理:將某種厭惡性刺激與對病人有吸引力的,但不受社會歡迎的不良行為聯(lián)系起來,使得當事人者最終因感到厭惡而放棄這種不良行為。
種類:電擊厭惡療法、藥物厭惡療法、想象厭惡療法
第二節(jié) 斯金納
一、生平
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薩斯奎漢納鎮(zhèn)上斯金納在1922年進漢密爾頓學院讀書,后攻讀生物學。進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
1930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接著留校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任講師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納大學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學任心理學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
在這期間,他于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杰出科學獎;1968年獲美國政府頒發(fā)的最高科學獎--國家科學獎;197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基金會頒發(fā)的金質(zhì)獎章。 1990年去世。
二、理論
(一)操作性條件性反射
應答性行為: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應;
(應答性反射)
操作性行為:是有機體操作環(huán)境的行為,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guān)。
區(qū)別:
①主動與被動
②后者能以某種形式改變環(huán)境,獲得刺激
操作性條件性反射和經(jīng)典條件反射的異同點:
同:兩者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都需要強化
異:
1、刺激是否明確
2、強化與刺激有關(guān)還是和反應有關(guān)
3、反應方式不同
(二)強化理論
強化物:若某一結(jié)果性的刺激使其行為發(fā)生的概率增加
強化:利用強化物刺激使某操作行為概率增加的過程
正強化:呈現(xiàn)某一刺激物使有機體操作行為概率增加
負強化:撤去某一刺激物使有機體操作行為概率增加
懲罰: 使行為減少
區(qū)分:
類型 目的 應用
正強化 增加行為 行為之后給予獎勵
負強化 增加行為 行為之后撤銷厭惡性刺激
無強化 減少行為 無刺激
懲罰 減少行為 行為之后給予厭惡性刺激
強化程式:
連續(xù)強化:
定時強化
固定強化
間歇強化: 定比強化
變動時距
非固定強化
變動比率
(三)操作條件作用規(guī)律
行為的消退
自然恢復
泛化(類化、概括化)
分化(辨別化)
三、應用:強化療法
正強化 代幣強化技術(shù)
負強化
內(nèi)隱強化技術(shù)
消退技術(shù)
漸隱技術(shù):用明顯刺激改變非適應行為,建立新的適應行為,然后逐漸消退這些線索。
提示技術(shù):利用明顯刺激改變非適應行為,建立新的適應行為的方法。
第三節(jié) 社會學習理論
一、班杜拉生平
阿爾伯特.班圖拉(1925—。┦敲绹敶睦韺W家。他出生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高中畢業(yè)后就讀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1949年畢業(yè)。因?qū)π滦袨橹髁x者斯彭的學說感興趣,前往衣阿華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并分別于1951和1952年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從1953年開始他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任教 ,擔任過教授和系主任。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
二、社會學習理論
交互決定論
觀察學習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
(一)交互決定論的提出
1.單向決定論
行為或者是被個人內(nèi)在的傾向性(個 人 內(nèi) 部 的 本 能 、 需 要 、 驅(qū) 力 、 特 質(zhì) 、 認 知 結(jié) 構(gòu) )決定,或者是由外界環(huán)境因素所決定。
2.雙向決定論
環(huán)境和人彼此作為獨立因素,聯(lián)合起來影響和決定人的行為。
3.交互決定論
他 主 張 行 為 、 環(huán) 境 、 個 人 內(nèi) 在 諸 因 素 三 者 相 互 影 響 、交 互 決 定 , 構(gòu) 成 一 種 三 角 互 動 關(guān) 系 。
(二)觀察學習理論
1.觀察學習(替代學習)概念
指人們(觀察者)僅僅通過觀察別人(榜樣)的行為就能學會某種行為。
榜樣(示范者)通過觀察者觀察活動而影響觀察者過程,稱為示范作用。
2、觀察學習的特點
第一, 觀察學習不一定具有外顯的行為反應。
第二, 觀察學習并不依賴直接強化。
第三, 觀察學習具有認知性。
第四,觀察學習不等同于模仿。
3.實驗研究
(1)寶寶玩偶實驗 1961年
目的:兒童怎樣習得攻擊行為。
72名被試(3-6歲)
實驗組: A組(接觸攻擊性榜樣)和B組
控制組:
(2)1965年
研究假設(shè):榜樣的暴力影響是可以改變的。
第一階段:看錄像帶。
獎勵組
懲罰組
控制組
第二階段:鼓勵兩組攻擊
(3)口頭勸說和榜樣行為對兒童利他行為的影響。
滾木球游戲,獲取現(xiàn)金兌換券。
分成四組:
A組:和一個自私自利的榜樣。
B組:和一個好心腸的榜樣。
C組:和一個言行不一致的榜樣。
D組:和一個言行不一致的榜樣。
三個實驗的啟示:
1.人類的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得到。
2.習得的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未必能夠表現(xiàn)出來。(利他行為和攻擊行為)
3.行為示范比口頭勸說更重要。即身教重于言傳。
4.觀察學習到的結(jié)果可以遷移到同一類或相似的事物上去。
4.觀察學習的過程
(1)注意過程
注意過程決定了學習者在大量的示范事件面前觀察什么、知覺什么、選取什么。它調(diào)節(jié)著觀察者對示范活動的探險和知覺。
注意:
1、觀察者與榜樣之間的關(guān)系
2、觀察者的特征(經(jīng)驗背景、認知、動機等)
3、榜樣的活動特征(行為的效果、魅力、社會地位等)
(2)保持過程
指觀察者把在觀察活動中獲得的有關(guān)示范行為的信息以某種方式儲存在記憶之中以備后用的過程。
符號表征(心象表征和言語表征)
演習
物理操作演習:跟隨榜樣實際演習
認知演習:心理演習
(3)動作再現(xiàn)過程
把記憶中的動作觀念轉(zhuǎn)化為行為,這是觀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4)動機過程
在觀察者在特定條件下由于某種誘因的作用而表現(xiàn)示范行為的過程。
5.替代性強化
指觀察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必直接受到外在強化,只要看到榜樣的行為受到強化就等于自己也受到了強化。
直接強化:學習者行為本身受到強化。人的行為后果對人產(chǎn)生的加強作用。
自我強化:個體根據(jù)自己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由此獎勵或懲罰自己。
(三)自我效能理論
1.概念
指個體相信自己能成功的做出某種行為的主觀體驗。
例:樂樂今年6歲。有一天,媽媽問樂樂:“現(xiàn)在給你讀一首古詩,10分鐘后能背下來嗎?”樂樂回答:“我覺得肯定不行,時間太短了!”樂樂對媽媽的回答,表現(xiàn)出了對自己行為結(jié)果的一種預期,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途徑
(1)增加個體對成功的體驗
(2)增加替代性經(jīng)驗
替代性經(jīng)驗指個體通過觀察能力水平相當者的活動,獲得的對自己能力的一種間接評估。它是一種間接經(jīng)驗。它使觀察者相信,當自己處于類似的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就水平。
(3)言語勸導
指通過他人的指導、建議、解釋及鼓勵等來改變?nèi)藗兊淖晕倚芨。當個體總能獲得外界的關(guān)心和支持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
(4)調(diào)節(jié)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
四、應用:模仿學習療法(示范療法)
它是利用人類通過模仿學習獲得新的行為反應傾向,來幫助某些有不良行為的人,以適當?shù)男袨榇娌贿m當?shù)男袨,或幫助某些缺乏某種行為的人學習這種行為。
恐蛇癥:
示范者:接近一個裝有蛇的玻璃器皿;看它;帶手套和不帶手套;讓他在房間里自由活動,把它放在容器里;拿著它,和臉的距離在12厘米左右;把手放在身體兩側(cè),忍受蛇在大腿前部繞行。拿來主義ppt:這是拿來主義ppt,包括了作者介紹,關(guān)于雜文,背景介紹,基礎(chǔ)知識積累,論證結(jié)構(gòu),研讀第二部分,寫作特點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PPT: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PPT,包括了知道馬克思為什么被稱為“千年第一思想家”嗎?誕生的條件,《共產(chǎn)黨宣言》1848年,你知道嗎?馬克思主義誕生及意義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ppt1: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ppt1,包括了誕生的條件,《共產(chǎn)黨宣言》1848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思考,你知道嗎?馬克思主義誕生及意義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