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5.23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5-09
- 素材編號:
- 193458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心梗溶栓治療ppt,包括了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中國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心梗溶栓治療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李 兵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中國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
第一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學
心肌梗死前斑塊的狹窄程度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礎: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類似生理止血過程
1. 血管壁損傷,血管收縮,
減少受損處的血流,是血管受損的第一反應
2. 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形成
對血管進行機械性填補,使出血暫時停止
3. 凝血血栓(紅色血栓)形成
凝血過程是將可溶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不溶性的纖維蛋白,將松散的血小板血栓轉變成堅固的凝血血栓。
激活的血小板是ACS中血栓形成的核心
血小板經過3個步驟,促使血栓形成
粘附
激活
聚集
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的形成
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血栓
粘附:血管內膜損傷—膠元纖維,vWF因子等配體暴露+血小板膜糖蛋白Ib受體—血小板粘附于損傷表面
聚集:血小板聚集劑與血小板膜相應受體結合后,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體表達增加,空間構型改變,與纖維蛋白原等配體的親和力增強,血小板之間借配體連接起來,形成聚集。
血小板聚集劑:5-HF ADP 凝血酶 TXA2 NE等
其它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血管加壓素,纖溶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鏈激酶,高切變率等
配體:纖維蛋白原 vWF因子 纖維連接蛋白等
凝血血栓(紅色血栓)的形成
1. 凝血活酶的生成
2. 在凝血活酶作用下,凝血酶原轉變?yōu)槟?span style="display:none">6op紅軟基地
3. 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槔w維蛋白
4. 纖維蛋白溶解(溶栓)
第二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新模式: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診斷發(fā)生了革命性變遷:
1.從“3:2模式”發(fā)展為“1+1模式”
2.從Q波與非Q波心梗發(fā)展到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
3.急性期診斷的分期更加細化
4.心電圖對罪犯血管定位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一級分支)
5.前兆心梗的心電圖表現與特征正在開發(fā)和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新模式
1.缺血性胸痛的病史
2.心肌缺血及壞死的心電圖動態(tài)演變
3.心肌壞死的血清心肌生化標志物濃度的動態(tài)改變
三條中兩條符合急性心梗診斷成立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新模式
第一個1:
有典型的心肌壞死標記物(TnI,TnT或CK-MB)的升高回落
第二個1:
下述4條中1條存在時
① 心肌缺血的癥狀
② 冠脈介入治療術后
③ ST段抬高或壓低
④ 出現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新模式
心梗診斷新模式:提高了心肌標志物在心梗診斷中的地位,
但不意味著心電圖診斷作用的下降。
應當充分認識:心肌壞死生化標志物診斷作用有局限性,
其僅在急性心梗發(fā)生后一段時間升高
(2-3h至7-14d),但心電圖與其相反。
除此,心電圖診斷心梗尚有以下優(yōu)勢
(1)心電圖改變出現較早,利于心梗更早期診斷及干預
(2)不僅定性,而且定位
(3)不僅診斷,還能分期
(4)尚有預后判斷價值
第三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策略
現狀
中國每年有60萬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僅2萬人接受了急診介入治療,9萬人(15.4%)接受了靜脈溶栓治療。
在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診救治流程的不暢、不規(guī)范和不合理是關鍵所在。
AMI再灌注治療策略
盡早
完全
持續(xù)
突發(fā)冠狀動脈閉塞后的心肌壞死
治療開始時間決定再灌注治療的獲益程度
總缺血時間:每一分鐘都有意義
AMI再灌注治療策略
盡早
完全
持續(xù)
急性心肌梗死治療評價
TIMI分級
0級:阻塞遠端無血流通過
1級:造影劑能夠通過阻塞部位,但不能完全充盈遠端血管
2級:造影劑能夠完全充盈梗死相關血管,但充盈和排空延遲
3級:完全正常的血流充盈和排空
TIMI0級和1級:未通
TIMI2級和3級:再通
充分的冠狀動脈血流灌注才能有效改善預后
TIMI分級與組織灌注
TIMI分級反映心外膜血管再通情況
TIMI3級患者 > 1/3 低復流(low reflow) 或 無復流(no reflow)
廣泛心肌壞死、缺血腫脹
微循環(huán)受損
碎裂血凝塊栓塞遠端小血管
再灌注損傷
TIMI分級與組織灌注
根據PET檢查結果,TIMI3級血流患者,按組織灌注水平分3類
心肌高水平灌注: >75% 3個月后局部心肌收縮功能正常
心肌中等水平灌注: 50% - 75% 存活心肌仍有缺血性損害
心肌低水平灌注: < 50% 左室功能沒有改善,和未開通相似
組織灌注與預后
AMI的再灌注治療策略
盡早
完全
持續(xù)
溶栓治療概況
溶栓治療(明顯的時間相關性)
<3 h 梗死相關血管的開通率增高,病死率明顯降低,其臨床療效與直接PCI相當
3~12 h 其療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獲益
12—24 h 如果仍有持續(xù)或間斷的缺血癥狀和持續(xù)ST段抬高,溶栓治療仍然有效(Ⅱa,B)
溶栓治療的適應征:
無PCI能力的醫(yī)院
若預計從首次醫(yī)療接觸到直接PCI時間>120分鐘,符合以下情況可行溶栓治療
溶栓禁忌證:
并發(fā)癥及其處理:
出血傾向
再灌注損傷及心律失常
過敏反應
出血傾向的分析
溶栓的最大副作用(危險)是出血(約2%-5%),但更大的危險是溶栓失敗(約35%-55%)
研究表明,越有效的溶栓劑,出血并發(fā)癥亦越多
顱內出血的發(fā)生率:SK:0.1-0.4%, tPA:0.6-1.2%,2-3倍于前者
易出血影響因素:年齡、劑型、女性、消瘦
出血及其處理:
顱內出血的預防
溶栓治療時顱內出血的處理:
再灌注損傷:
低血壓綜合癥
心律失常
再灌注損傷----低血壓綜合癥
下壁、下壁合并正后壁心梗多見,亦可見于前壁心梗
機制:
1.心律失常,再灌注后的緩慢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等,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
2.激活激肽釋放酶,使激肽原轉化為緩激肽或由于前
列環(huán)素分泌過多所致。
3.與梗死面積有關。
處理:
1.溶栓過程中,盡可能少用或不用硝酸酯類藥物。
2. 必要時應用升壓藥物,如:多巴胺等。
3.營養(yǎng)心肌藥物應用。
再灌注心律失常(一)
下壁心梗再灌注心律失常:
緩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傳導阻滯
機制:原因可能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刺激心肌內的壓力感受器引起
Bazold一Farish反射,迷走神經張力增高,也可能與竇房結血供受影響,興奮性減低有關。
處理:可暫不處理,嚴重者,可予阿托品靜注或異丙腎上腺素等
再灌注心律失常(二)
前壁心梗常出現:
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短暫室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嚴重的出現室顫
機制:研究表明,交感神經增強有促進室性心律失常和室顫 發(fā)生的作用,而迷走神經具有保護作用。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生與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而迷走神經張力減弱有關。
處理:不須行藥物治療,大多可自行消失,必要時應用常規(guī)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β受體阻滯劑等,同時加強監(jiān)護,嚴密觀察,準備除顫器,尤其是當胸痛緩解,S-T段下降時,如出現持續(xù)性室速、室顫,應及時電擊除顫。
再灌注損傷及心律失常
薈萃分析結果也表明再灌注后幾乎都有室性早搏,83-90%為室性自主節(jié)律,23-100%發(fā)生室性心動過速,5-20%為心室顫動。
需要醫(y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必要藥品器械等物質準備,尤其是要充分認識到難治心律失常發(fā)生的可能性。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多見于SK或rSK
應用SK過敏發(fā)生率為5.1%;低血壓發(fā)生率約10%
冠狀動脈再通的間接指征
胸痛自溶栓開始后2-3小時內基本消失
溶栓開始后2小時內,抬高最顯著的導聯ST段回降大于50%
溶栓開始后2-3小時內
出現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滯突然改變或消失、或者下壁梗塞患者出現一過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壓
酶峰前移.CK-MB峰在發(fā)病14小時內或CK16小時內
再閉塞指征:
再度發(fā)生胸痛,持續(xù)大于半小時硝酸甘油不緩解
血清CK-MB再升高
ST再抬高
三條中二條
再閉塞原因:
(1).首次溶栓不徹底,再通部位管壁上尚有殘余血栓存在,血小板在此不斷堆積,形成血栓。
(2).溶栓治療后,機體出現的血小板活化狀態(tài)。
(3).溶栓后損傷的血管壁容易發(fā)生痙攣,有利于血栓形成。
(4)有血栓形成傾向如高血脂、高血糖等。
(5) .心肌梗死心絞痛者易發(fā)生心肌再梗死。
再閉塞的預防:
溶栓藥物劑量要準確,原則上按公斤體重來確定劑量。
溶栓治療后,要強化抗血小板活化藥物治療,如肝素、
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Ⅱb/Ⅲa受體拮抗劑等。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是ECG、心肌酶學等的監(jiān)測。
IRA的再通只是AMI治療的第一步,動脈粥樣病變仍然存在,進一步治療還需CAG證實和判斷治療的策略。
溶栓后抗凝藥物的應用
目的在于提高再通的速度及比率,提高心肌水平的再灌注,減少溶栓后的血栓再閉塞和再梗死
主要:阿司匹林;ADP受體抑制劑(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糖蛋白IIb/IIIa抑制劑;抗凝治療(肝素、低分子肝素、磺達肝葵鈉、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普通肝素:
應用纖維蛋白特異性溶栓藥(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奈替普酶等)需常規(guī)應用肝素48小時,用法溶栓前60U/kg靜推(最大量5000U),繼之12U/kg/h靜滴(最大量1000U/h),溶栓3小時后測定APTT,使之維持在50-70秒。
應用非選擇性溶栓藥物(鏈激酶、尿激酶)治療的高;颊撸ù竺娣e或前壁心肌梗死、心房顫動、既往栓塞史或左室血栓)也可給予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溶栓12小時后)。
低分子肝素:與普通肝素比較,低分子肝素用藥方便,無需監(jiān)測。EXTRAC-TIMI25研究為低分子肝素與多種溶栓藥物(鏈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聯合應用提供了證據。
Ⅹa抑制劑——磺達肝癸鈉:磺達肝癸鈉是人工合成的戊糖,為間接Ⅹa因子抑制劑。OASIS-6研究中共6436例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療,其中73%的患者采用鏈激酶溶栓。結果顯示30天主要終點磺達肝癸鈉組低于對照(UFH或安慰劑),嚴重出血危險明顯下降。但是,對于纖維蛋白特異性溶栓患者磺達肝癸鈉沒有明顯優(yōu)勢。因此,對于非纖維蛋白特異性溶栓治療、出血危險相對較高或以往有過HIT病史或懷疑HIT的患者首選磺達肝癸鈉。
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對發(fā)生或懷疑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患者,應當考慮直接凝血酶抑制劑替代肝素。
溶栓治療的缺陷
梗死相關動脈開通率低TIMI3級和2級血流者60%-80%;TIMI3級30-60%
出血并發(fā)癥高致命或致殘的顱內出血0.5% -1.5%非致命的出血,如胃腸道、泌尿道和穿刺部位出血等 20-40%
經常殘留重度冠狀動脈狹窄,妨礙了存活心肌功能的恢復,再缺血和再梗死發(fā)生率高(4-10%)
梗死相關血管開通的時間滯后45-50分鐘
熱點一
2013年ACCF/AHA關于STEMI指南精要
熱點二
院前溶栓
推廣院前靜脈溶栓技術
院前靜脈溶栓技術最早由Applebaum D等于1986年首先提出,是指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病現場或向醫(yī)院轉運途中(救護車內)展開的靜脈溶栓治療,主要適用于發(fā)病1-1.5小時的STEMI患者。
其意義在于最大程度地提前血運重建的具體行為,切實落實盡快開通梗死相關血管的治療原則,是對“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的最好詮釋。
The Early Retavase-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R-TIMI) 19 trial
北美20個緊急醫(yī)療中心
實驗組-315例STEMI患者
對照組-630例STEMI患者
考查指標:節(jié)省時間、并發(fā)癥
實驗組溶栓時間平均為31分鐘(24-37分鐘);對照組平均為63分鐘(48-89分鐘),節(jié)省了32分鐘。
CAPTIM試驗
840例STEMI患者
421例患者行直接PCI;419例患者行院前溶栓,然后轉運到有PCI資質的醫(yī)療機構
隨訪5年
Results From the French Nationwide USIC 2000 Registry
It seem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if fibrinolytic therapy could be started at the time of prehospital evaluation, a greater number of lives could be saved
推廣院前靜脈溶栓技術
現 狀:國內幾乎沒有常規(guī)開展院前溶栓者。
原 因:
1.院前急救醫(yī)生業(yè)務素質普遍不高。
2.院前急救設備配置中沒有血常規(guī)、凝血等檢測儀。
3.溶栓治療一旦使梗死相關血管再通,再灌注損傷會給院前處置帶來很多的困難。
4.科普宣傳不力,中國患者及家屬對及早血運重建的認知有限。
5.遲遲得不到改善的醫(yī)患關系和持續(xù)惡化的醫(yī)療環(huán)境使得醫(yī)生在院前溶栓的問題上選擇了回避。
首先從科普宣傳開始。
其次,適時以診療指南,甚至以標準的形式對院前溶栓加以導引或強制。
熱點三
再通各指標的價值等同嗎?
胸痛的改善情況受主觀因素和鎮(zhèn)痛藥物的影響,應以ST段回歸等電位線和CK、CK-MB下降為主要指標。鑒于AMI早期幾乎全部病人均有多種心律失常,究竟哪一種心律失常的出現是冠脈再通的特征性表現,實在難以區(qū)分。特別是應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室性異位節(jié)律可能被控制。所以判斷是否再通的指標必須具有上述2、3項的任何1項。
再通標準--無創(chuàng)判斷
主要指標
1)溶栓后2小時之內或任何一個30分鐘間期的前后比較,抬高的ST段回降幅度≥50%
2)CK-MB或CK峰值提前到距發(fā)病后的14小時以內
再通標準--無創(chuàng)判斷
次要指標
1)開始輸入溶栓劑的2小時之內,胸痛迅速及顯著減輕或完全緩解
2)開始輸入溶栓劑的2小時之內,出現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或竇緩,伴一過性低血壓或房室傳導、束支阻滯消失。
具有以上兩項主要指標,或一項主要、兩項次要指標者。臨床上判斷為血管再通。
再通標準--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
直接顯示溶栓后是否再通的金指標 。
熱點四
如何避免誤診、誤溶?
由癥狀所帶來的誤診
主動脈夾層
由心肌損傷標志物所帶來的誤診
由心電圖所帶來的誤診
室壁瘤
Brugada波
過早復極綜合征
其它原因造成的誤診
cTn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臟病原因
ECG在診斷心梗方面的誤區(qū)
總結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策略:盡早、完全、持續(xù)
院前溶栓有待進一步發(fā)展
公用郵箱:syjz120@163.com
密碼:syjz123456
微信平臺:河南省急救中心中頻治療儀ppt:這是中頻治療儀ppt,包括了電療法,原理簡介,產品優(yōu)勢,輸出特點,適應范圍,治療部位,禁忌癥,注意事項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認知治療ppt:這是認知治療ppt,包括了CBT評估,CBT評估要花多少時間?訪談結構和過程,對當前問題的評估:五因素模式,起病和病史,精神狀態(tài)檢查,案例概念化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針灸治療失眠ppt:這是針灸治療失眠ppt,包括了失眠的概念,睡眠的作用,失眠的危害,調衛(wèi)健腦針法治病的特點,西醫(yī)失眠診斷標準,適應癥和禁忌癥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