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3.62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9-27
- 素材編號:
- 154811
- 素材類別:
- 培訓教程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檢驗員培訓資料ppt(部分ppt內容已做更新升級),主要介紹了質量的定義;質量管理發(fā)展史;質量管理大師簡介;檢驗的定義及分類;質量策劃;質量檢驗;不合格品控制等內容。1985年,張瑞敏派人把庫房里的400多臺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fā)現共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么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于一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于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彼,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留下了眼淚。然后,張瑞敏告訴大家——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三年以后,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yè)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歡迎點擊下載檢驗員培訓資料ppt(部分ppt內容已做更新升級)哦。
檢驗員培訓資料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培訓教程PPT類型的PowerPoint.
職業(yè)經理人系列培訓
質量檢驗員
培訓教程
主講: 劉克金
美日企業(yè)間的競爭回顧
案例一: 日本質量意識
—— IBM Canada Ltd.&日本零部件供應商
IBM Canada Ltd.要求:
缺陷率在1.5%—— 當時北美高水平要求
日本供應商:
供貨時將缺陷零部件和其它合格零部件用塑料袋分開,并附一封信:
我們不知道你們?yōu)槭裁匆?.5%的缺陷零部件,為方便起見,我們將之分開包裝。
案例二: 制造大國 品牌小國
權威部門調查結果:
中國制造的空調;占世界1/2;
中國制造電視機;占世界1/3;
中國制造洗衣機;占世界1/4;
中國制造的玩具;占世界80——90%;
案例三: 張瑞敏砸冰箱
1985年,張瑞敏派人把庫房里的400多臺冰箱全部檢查了一遍,發(fā)現共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把職工們叫到車間,問大家怎么辦?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于一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于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很多職工砸冰箱時留下了眼淚。然后,張瑞敏告訴大家——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三年以后,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yè)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目 錄
質量的定義
質量管理發(fā)展史
質量管理大師簡介
檢驗的定義及分類
質量策劃
質量檢驗
不合格品控制
討論?
質量的概念
質量的概念
質量的含義
質量的含義
“固有的”(其反義詞是“賦予的”)就是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如某長方體的長、寬、高、重量就是這個產品的4個特性。
質量的含義
要 求: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1、明示的,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你的,可通過合同、圖樣或口頭等方式表明。
2、通常隱含的,就是不言而喻的,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公眾都這么理解的,沒有必要在合同、圖樣或文件上表明,已經被公認的了。如銀行為儲戶保密、產品售后三包等。
3、必須履行的,即國家或行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不需聲明的。如食品行業(yè)不能違返《食品衛(wèi)生法》生產食品,制造行業(yè)不能污染環(huán)境等。
特性與質量特性
特 性:可區(qū)分的特征。
質量特性:產品、過程或體系與要求有關的固有特性。
質量管理發(fā)展史
四個階段
一、質量檢驗階段;
二、統計技術階段;
三、全面質量控制階段;
四、質量保證階段;
質量檢驗階段
時 間:20世紀初——30年代
操作工控制階段;
班組長控制階段;
檢驗員控制階段;
統計技術階段
時間:20世紀40年代
二戰(zhàn)期間,美國大批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yè)轉向生產軍火,軍火無法通過全檢。美國人休哈特最早提出了統計過程控制的方法。
全面質量控制階段:TQC
時間:20世紀60年代
60年找以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質量主管,菲根堡姆率先提出了全面質量管控制(TQC),后來日本人進一步發(fā)展提升為全面質量管理,即TQM。
質量體系階段
時間:20世紀80年代
ISO于87年頒布ISO9000
族質量管理體系;
2002年頒布:
ISO/TS16949技術規(guī)范;
質量管理大師
戴明博士
朱蘭博士
石川馨博士
田口玄一博士
休哈特博士
菲根堡姆
克勞士比
愛德華.戴明博士
1900出生于美國;
名言:品質是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主要貢獻:
1、PDCA管理循環(huán);
2、質量十四法;改變了日本的歷史命運;
3、提出:85%以上的質量問題和浪費是由系統原因造成的,只有15%是由崗位上的原因造成的。
朱蘭博士
●主要貢獻:
1、《質量三部曲》: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
2、80/20原則:在所發(fā)生的質量問題中,只有20%來自基層操作人員,80%的質量問題是由于領導的責任所引起的。
3、質量是一種合用性,即產品在使用期間,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石川馨博士——QCC之父
主要貢獻:
1、品管圈QCC之父;
2、全公司品質管制CWQC(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
3、石川圖,即因果圖、魚骨圖、魚刺圖;
4、90/10原則:QC小組,曾風靡整個世界,但其作用充其量只能解決10%的品質問題,而90%的問題需要管理層來解決。
5、品質是人們愿意花錢去買的某一產品或服務,并在事后亦對其滿意。
田口玄一博士
主要貢獻:
創(chuàng)立了“質量工程學”,即質量不是靠檢驗出來的,也不是靠控制生產過程得來的,質量就是把顧客的質量要求分解轉化成設計參數,形成預期目標值,最終生產出來的低成本且性能穩(wěn)定可靠的物美價廉的產品。
DOE試驗設計(田口方法),被視為日本“國寶”,如何控制各種影響因素,以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從而使產品質量得以提升,工藝流程最優(yōu)化
休哈特博士——統計質量控制之父
生于1891年
主要貢獻:
SQC統計質量控制之父;
控制圖,即SPC統計過程控制。
菲根堡姆博士——全面質量控制之父
1920生于美國紐約;
原通用電氣質量主管;
主要貢獻:
全面質量控制
之父即TQC;
克勞士比——零缺陷之父
菲利浦·克勞士比,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美國;品質大師中的大師。美國質量學會設立:克勞士比獎。
名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主要貢獻:
零缺陷之父;60年代初,在美國提出
并推行“零缺陷”思想,后傳入日本,
使日本制造業(yè)登上世界級水平。
零缺陷又稱ZD(zero defects),
核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四項基本原則:
克勞士比:四項基本原則
原則一:什么是質量?
質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原則二:質量是怎樣產生的?
預防產生質量,檢驗不能產生質量;
原則三:什么是工作標準?
工作標準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原則四:怎樣衡量質量?
不符合要求的代價(金錢),而不是指數。當要求沒有符合時產生的額外費用。浪費時間、人力、物資,這是不必要的代價。
現代質量管理的精髓與核心
質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21世紀是質量世紀!
檢驗的定義和分類
檢驗的定義:
檢驗(Inspection)---采用某種方法(技術、手段)測量、檢查、試驗和計量產品的一種或多種質量特性并將測定結果與判定標準相比較,以判定每個產品或每批產品是否合格的過程。
常用的判定標準如:
國家或行業(yè)標準
檢驗規(guī)范(質量計劃、作業(yè)指導書等)
技術評定(限度樣本、圖片等)
檢驗員的職責
檢驗主管的職責
檢驗步驟
1、度量。包括測量與測試,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機械、電子測量儀器 。
2、比較。把度量結果與質量標準進行對比,確定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
3、判斷。根據比較結果,判定被檢產品是否合格,或一批產品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 。
4、處理。對單件產品決定是否可以轉到下道工序或產品是否準予出廠;對批量產品決定是接收還是拒收,或重新進行全檢和篩選
質量檢驗必備條件
第一:要有一支足夠數量的合乎要求的 檢驗人員隊伍;
第二:要有足夠的檢測設備。
第三:要有可靠和完善的檢測手段;
第四:要有一套作為依據而又明確的檢驗標準;
第五:要有一套科學而嚴格的檢驗管理制度
檢驗的基本職能
1、把關職能;
2、預防職能;
3、報告職能;
4、改進職能;
質量檢驗的“三性”
公正性
科學性
權威性
三不放過原則
一、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過。因為不查清原因,就無法進行預防和糾正,不能防止再現或重復發(fā)生。
二、不查清責任者不放過。這樣做,不只是為了懲罰,而主要是為了預防, 提醒責任者提高全面素質,改善工作方法和態(tài)度,以保證產品質量 。
三、不落實改進的措施不放過。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還是查清責任者,其目的都是為了落實改進的措施。
四不放松原則
不放松每一個班次;
不放松每一個小時;
不放松每一道工序;
不放松每一個質量問題;
現場質量管理三大基石
相關概念
單位產品(unit product):為了實施檢驗的需要而劃分的基本單元。
檢驗批(Inspection lot):需要進行檢驗的一批單位產品,簡稱批。
檢驗的分類
1、按檢驗數量分:全數檢驗、抽樣檢驗;
2、按流程分:進貨檢驗、過程檢驗、
最終檢驗、出貨檢驗;
3、按判別方法分:計數檢驗、計量檢驗;
4、按產品檢驗后是否可供使用來分:
破壞性檢驗、 非破壞性檢驗。
質量策劃
ISO9000:2000中,質量策劃的定義是:
質量策劃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設定質量目標并規(guī)定必要的作業(yè)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其質量目標.
注:編制的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一部分.
質量策劃與質量計劃的區(qū)別
1、質量策劃強調的是一系列活動
例如:對合同要求復雜的產品,為滿足合同的質量要求,組織需根據現有的設計、制造能力,提出生產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包括引進設備和技術、工藝攻關、設備改造、人員培訓等),為此開展的一系列籌劃和組織活動,都屬于“質量策劃”的范疇。
2 、“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結果。
質量計劃(示例)
全數檢驗與抽樣檢驗
全數檢驗適用于:
檢驗是非破壞性的;
檢驗數量和項目較少;
檢驗費用少;
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特性項目
生產中尚不夠穩(wěn)定的比較重要的特性項目;
單件、小批生產的產品;
昂貴的、高精度或重型的產品;
能夠應用自動化檢驗方法的產品。
全數檢驗與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適用于:
◇檢驗是破壞性的;
◇被檢對象是連續(xù)批
(如鋼卷、膠片、紙張等卷狀物或流程性材料)
◇產品數量多;
◇檢驗項目多;
◇希望檢驗費用少。
關于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是利用樣本進行的檢驗,所抽取的樣本只占批中的一小部分,樣本的質量特性結果只能相對地反映整批產品的質量,不能把樣本的不合格率與整批產品的不合格率等同起來;
◆抽樣檢驗,是建立在數理統計基礎上的,有一定的風險性。
◆抽樣檢驗并不排斥全數檢驗,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
如何確定抽樣容量?
◆進貨檢驗、最終檢驗及出貨檢驗可選用GB2828或其它抽樣標準.
◆對過程檢驗,由質量策劃人員根據產品的穩(wěn)定情況及過程能力等因素,確定抽樣容量及頻次.
合格、不合格和缺陷概念
1、合 格:滿足要求。
2、不合格:未滿足要求。
3、缺 陷:未滿足與預期或規(guī)定用途有關的要求。
1、制造產品要滿足要求才是合格品,如產品
2、未滿足要求,就是不合格品
如
3、未滿足使用要求,就是缺陷產品如
檢驗實施
進貨檢驗
(IQC)
過程檢驗
(IPQC)
最終檢驗
(FQC)
出貨檢驗
(OQC)
進貨檢驗(IQC)
負責所有原材料、配件、外協件、包裝物等進廠檢驗;
做好記錄并保存好檢驗結果;
做好產品狀態(tài)的標識;
進行不合格品統計和控制;
異常信息反饋.
進貨檢驗
◆驗證質保書
◆進貨檢驗和試驗
◆在供方處的驗證
◆委外檢驗和試驗
檢驗方法
過程檢驗(IPQC)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主要職責:
按質量策劃的結果(如質量計劃、作業(yè)指導書等)實施檢驗;
負責所有工序在制品檢驗;
關鍵、特殊工序的控制、監(jiān)督;
做好記錄并保存好檢驗結果;
做好產品狀態(tài)的標識;
不合格品統計和控制、跟蹤;
異常信息反饋.
過程檢驗
雙三檢制度:
三檢制
自檢、互檢、專檢;
雙三檢
首檢、巡檢、終檢;
過程控制
員工“三按”原則
按工藝
按圖紙
按標準
過程控制
員工三不原則:
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
三自一控原則:
自檢
自分
自標識
控制自檢準確性
最終檢驗(FQC)
最終檢驗(FQC)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主要職責:
按質量策劃的結果(如質量計劃、最終檢驗指導書、國家或行業(yè)標準等)實施檢驗;
對生產線提交的成品進行外觀、功能、包裝等方面抽樣檢驗;
做好記錄、貼上狀態(tài)標識、隔離并保存好檢驗結果;
進行不合格品統計和控制;
異常信息反饋.
注:只有質量計劃中規(guī)定的所有檢驗項目都完成且合格之后,產品才能轉序或入庫.
出貨檢驗(OQC)
出貨檢驗(OQC)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主要職責:
按質量策劃的結果(如質量計劃、出貨檢驗指導書)實施檢驗;
公司成品出廠的檢驗;
做好記錄并保存好檢驗結果;
做好產品狀態(tài)的標識;
對不合格品進行登記、隔離并采取措施;
對采取措施的結果進行驗證;
異常信息反饋.
出貨檢驗(OQC)
主要內容:產品、標識、包裝
不合格品的控制
不合格品的控制要求
標識
記錄
評審
隔離
處置
不合格品的控制
不合格品評審和處置的方法
返工;
返修;
讓步接受;
降級或改做它用;
拒收或報廢.
不合格品的處置
1、返工: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采取的措施;
2、返修: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
3、讓步: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
4、偏離許可:產品實現前,偏離原規(guī)定的要求許可。
■對于不合格品
或 采取措施,使其越過要求線L2,變到 ,就成為了合格品,叫返工。
■對于不合格品
,有時采取措施,使其越過L2是不可能的,這時只能越過L1變到 ,產品雖不合格,但可以使用,叫返修。
■ 雖是不合格品,但卻能夠滿足使用要求,考慮到經濟上的原因,允許使用或放行到下一工序,叫做讓步。
■在產品還未加工以前,由于某些原因,已預知無法將產品加工成合格品 了,但確信加工的產品能滿足使用要求,即可將產品加工到 的水平,允許這樣加工,叫偏離許可。
不合格品的控制
糾正和預防措施;
不合格描述;
不合格原因分析(可采用因果圖、腦力激蕩法等);
糾正措施;
預防措施;
對采取措施的驗證.
質量檢驗員培訓教程內容介紹ppt:這是一個關于質量檢驗員培訓教程內容介紹ppt(部分ppt內容已做更新升級),主要介紹了質量的定義;檢驗的定義及分類;質量策劃;進貨檢驗(IQC);過程檢驗(IPQC);最終檢驗(FQC);出貨檢驗(OQC)--產品審核;不合格品控制;質量分析;附錄等內容。狹義的定義:質量(Quality)---產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能力。注:“質量”可使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yōu)秀來形容。廣義的定義:質量(Quality)---公司全面管理目標的實現。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顧客滿意度、新產品開發(fā)周期、生產周期、庫存周轉頻次等,歡迎點擊下載質量檢驗員培訓教程內容介紹ppt(部分ppt內容已做更新升級)哦。
質量檢驗員培訓教程PPT:這是一個關于質量檢驗員培訓教程PPT(部分ppt內容已做更新升級),主要介紹了質量的定義、檢驗的定義及分類、質量策劃、進貨檢驗(IQC)、過程檢驗(IPQC)、最終檢驗(FQC)等內容。培訓是給新員工或現有員工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正確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管理訓誡行為。其中以技能傳遞為主,側重上崗前進行。為了達到統一的科學技術規(guī)范、標準化作業(yè),通過目標規(guī)劃設定知識和信息傳遞、技能熟練演練、作業(yè)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現代信息化的流程,讓員工通過一定的教育訓練技術手段,達到預期的水平,提高目標。目前國內培訓以技能傳遞為主,時間在側重上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