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軟基地 推薦
2012-01-23
二. 數據包結構
要了解DDOS的攻擊原理,就要首先了解一下數據包的結構,才能知根知底,追本溯源。首先來回顧一下數據包的結構。
2.1 IP報文結構

圖
2.2 TCP報文結構

圖
一個TCP報頭的標識(code bits)字段包含6個標志位:
SYN:標志位用來建立連接,讓連接雙方同步序列號。如果SYN=1而ACK=0,則表示該數據包為連接請求,如果SYN=1而ACK=1則表示接受連接
FIN:表示發(fā)送端已經沒有數據要求傳輸了,希望釋放連接。
RST:用來復位一個連接。RST標志置位的數據包稱為復位包。一般情況下,如果TCP收到的一個分段明顯不是屬于該主機上的任何一個連接,則向遠端發(fā)送一個復位包。
URG:為緊急數據標志。如果它為1,表示本數據包中包含緊急數據。此時緊急數據指針有效。
ACK:為確認標志位。如果為1,表示包中的確認號時有效的。否則,包中的確認號無效。
PSH:如果置位,接收端應盡快把數據傳送給應用層, 不必等緩沖區(qū)滿再發(fā)送 。
2.3 UDP報文結構

圖
2.4 ICMP報文結構

圖

圖
來源:紅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