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種菊花阿魯qq表情包,這套表情一部分是在哦哩哩收集的,一部分是在網(wǎng)上收集的,歡迎下載種菊花阿魯qq表情包。
“阿魯”一詞源于日本動畫。在日本動畫里,“阿魯”是個很典型的口癖。
在日本ACGN作品中,如果有中國角色出現(xiàn),經(jīng)常會穿特色服裝,說著不標準的日語,句尾再加上個“阿魯”。比如銀魂里的神樂,雖然是外星人,但基本上來說外形接近于中國人,原作里也被稱“中華女孩”,她在說話時就會使用很多多余且沒有意義的“阿魯”。
“阿魯”的起源是一個迷,日本人、中國人都不知道這個詞到底是怎么出來的,有人覺得是故意加的萌系句尾并無含義,有人覺得有可能是為了表現(xiàn)角色說日語說得不好,有人認為是中文中的“兒化音”或數(shù)字“2”變化來的。也有人說有可能是來自于“協(xié)和語”。
所謂的“協(xié)和語”是指日軍占領(lǐng)滿洲,成立偽滿洲帝國后,“偽滿洲”國使用的不中不日的語言,是為了便于侵略才發(fā)明的。“大大的”“米西米西”等都是協(xié)合語,后因被批判“日本是有言靈的,應(yīng)該正確使用”而廢止。后在漫畫等作品中,為了表現(xiàn)不太會說日文的中國人時,有時會讓他們說這些“協(xié)合語”以作為交流工具。
不過來源是什么,在ACGN中的“阿魯”已經(jīng)完全失去原意,而變成萌系口癖之一了。
早期一些文字翻譯為表達兒化音,采用漢語的拼音字母形式,會在有兒化音的地方加上“R”來表示,但是這在日本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讀法,日語里沒有兒化音,說不出來。“アル”是字母“R”在日語中的發(fā)音,這讓日本人一度認為“阿魯”是中國人的口頭禪。所以在描述有中國特色的人物時(其實一般就是中國人),往往都會加上“阿魯”這個發(fā)音,但是由于不了解兒化音,所以“阿魯”所加的地方,和我們的兒化音并不一樣,一般被加在句尾,更像是語氣詞了。
一般認為最早在句尾加上阿魯?shù)氖?0年代漫畫《闘將!!拉麺男》中的拉面男。